一身戎裝的金虞姬跟在參將大人身后,她目光平時前方,但見官人正在和前面一個文官低聲說些什么,她正待低頭,眼角余光忽然瞥見一個熟悉身影。
御道兩邊的藩王使臣之中,年輕俊朗的朝鮮國朝天使,正出神望向午門城樓。
“哥哥,”
承天門城樓上響起了雄渾有力的鐘聲,一連響了九下。
劉招孫穿越之前也沒研究過《大明會典》,作為現(xiàn)代人思維,他對大明各式繁文縟節(jié)一直沒有什么好感。
剛才鐘聲響起的那一刻,劉招孫望著軍容嚴(yán)整的戰(zhàn)兵,高大巍峨的城樓,心中升起一種之前從未有過的情感。
是直上云霄三千尺的自信,更是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豪邁。
引禮官將劉招孫等人引到午門正前方廣場之上,便退了下去。
鐘聲終于停止,劉招孫從思緒回到現(xiàn)實。
教坊司演奏起宮廷音樂,有點破陣樂和十面埋伏的感覺,都是群姿色上佳的年輕女子,面朝午門方向演奏著些玉磬、笙磬、塤(xun)、缶(fou)、琴、瑟、筑之類樂器。
據(jù)史書記載,成祖為報復(fù)靖難忠臣,設(shè)教坊司,改隸禮部,主管樂舞和戲曲,其成員多由靖難中建文帝一方的戰(zhàn)俘或罪臣的妻女充任,名義上是藝術(shù)機構(gòu),實際上相當(dāng)于官方妓院。
劉招孫對教坊司歷史多少有些了解,他抬頭朝那邊望去。
人群角落,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女孩,身材清瘦,正雙手捧塤,躲在官妓中間,隨著教坊司女子吹奏。
剝離掉女孩周圍金石絲竹的雜音,但聽隕聲嗚嗚然,如泣如訴。
劉招孫被這聲音刺痛心扉,趕緊收回心神,抬頭朝別處看去。
這時,一個身著皮弁服、頭戴瓜形圓盔的肥胖人影步履蹣跚走到午門門樓,在兩名太監(jiān)攙扶下,緩緩坐在御座之上。
教坊司立即停止演奏,周圍文武官員都開始下跪朝拜。
劉招孫也跟著跪下,心想,這便是萬歷皇帝了。
王二虎和鄧長雄率領(lǐng)戰(zhàn)兵獻上建奴首級,兩千多顆后金兵首級被從長刀和馬車上取下,整齊堆放在御道中央。
一百多個后金兵俘虜被戰(zhàn)兵提了上來,他們手腳戴有鐐銬,一塊開有圓孔的紅布穿過頭顱,遮胸蓋背,被戰(zhàn)兵吆喝著在午門前跪下。
這些曾經(jīng)兇悍嗜血、殺人如麻的后金勇士,此刻皆不成人形,像木偶般任由戰(zhàn)兵擺弄。
正對著劉招孫方向,從城樓至御道前方,由少及多,梯形站立著隨行扈駕的大漢將軍,他們身材魁偉,俱執(zhí)金瓜,佩弓矢,披金甲金盔帽。
劉招孫不去關(guān)注大漢將軍鎧甲上的金光,只對他們站立的隊形頗感興趣,看了片刻便明白過后,從城樓往前,大漢將軍的人數(shù)分別為:四、八、十六、三十二·····
部尚書黃克纘闊步走出文官陣列,來到跪倒在地的后金俘虜身前站定,緩緩展開一道奏疏,也不管這些化外之地的蠻子能不能聽懂,大聲開始宣讀起來。
劉招孫聽出大意是說這些后金俘虜觸犯天地,屠戮生靈,即便皇上仁德,亦不能寬恕。
宣讀完畢,兵部尚書轉(zhuǎn)身向城樓之上的萬歷皇帝再次行禮,正氣凜然道:
“建奴跳梁,負(fù)我皇恩,淪我城池,屠我軍民,屬十惡不赦,臣及刑部大小臣工皆以當(dāng)斬不饒,叩請圣裁決斷!”
城樓御座之上的萬歷大手一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