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然,只是理論上。
照目前形勢,只要死太監(jiān)攛掇王在晉,兩人和邊軍軍頭達成一致,寧遠城中糧食,一粒都落不到遼鎮(zhèn)嘴里。
萬萬沒想到,新皇帝竟這么快就撕破臉,眼下劉賊還沒平定,朝廷就急著要對遼西下手。
莫非前日真如那個廣東軍官所說,劉招孫已與朝廷講和?要犧牲掉遼鎮(zhèn),換取關(guān)內(nèi)安寧?
祖大壽很清楚,王在晉等人,未必不知劉招孫的詭計。
不過對這些客軍來說,無論如何,他們都是贏家。
讓遼鎮(zhèn)沖在前面,即便真有埋伏,也是他們當炮灰,若是劉招孫真的死了,那便更好,恢復(fù)遼東以后,軍功是客軍拿。
祖大壽竟覺得眼前這幕有些熟悉,似曾相識。
他忽然想起,當年在薩爾滸,自己跟著李如柏圍攻赫圖阿拉,出沈陽不久,便遭猛虎擋路,上萬人馬按兵不動,直到客軍被建奴各個擊破。
這就是報應(yīng)?
還在恍惚之際,王在晉已讓旗牌官請出尚方寶劍,當著眾將官的面,將寶劍拔出,在手中細細撫拭。
最后,遼東經(jīng)略拍了拍祖總兵肩膀,一臉正色道:
“祖總兵,這大軍先鋒位置,還是遼鎮(zhèn)來做吧,本官命你即刻出城!率兵追擊劉賊!不得貽誤戰(zhàn)機!等擊滅劉賊,光復(fù)遼東,本官會在皇上面前為你請功的?!?/p>
兩千名遼鎮(zhèn)兵丁,花費了足足一個時辰,才把封堵在春和門甬道里的石塊土木清理出來。
十六名身材魁梧的士兵轉(zhuǎn)動絞架,奮力將已經(jīng)放下來的千斤閘重新吊起。
為方便后面大軍通行,尤世威下令將千金閘絞架卡死。
祖大壽聽聞,連忙派家丁回來阻止。
“尤參將,若大軍退回,千斤閘還得放下,現(xiàn)在不能卡死。”
尤世威聽了大怒,揚起馬鞭便打那家丁。
“還沒開打,你們遼鎮(zhèn)就想著退!滾!”
祖大壽帶著祖大弼以及三千精銳家丁,忐忑不安走出春和門甕城。
長長的隊伍走過吊橋,走向東岸撲朔迷離的大霧。
宣府、延綏、山西邊軍不緊不慢跟在祖家軍身后。
一隊隊精騎呼嘯掠過濃霧,出現(xiàn)在遼西戰(zhàn)場上。
祖大壽率領(lǐng)最后一萬多名祖家軍緩緩東行。
剛過護城河,尤世威、吳自勉兩個殺才便派哨馬上來催促,要他們加快速度,趕緊追擊劉賊。
祖大弼聽了,勃然大怒,揚起馬鞭追著抽打那兩個客軍哨馬,讓他們立即滾蛋。
祖大壽則一言不發(fā),徑直走向春和門外那道剛剛停工的土墻。
他很好奇,劉招孫為什么要耗費這么大人力物力,來修這道注定要倒塌的城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