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顯純扶住孫承宗走過乾清宮幽暗昏冥的長廊,生怕這位上了年齡的閣臣摔倒在地。
“什么事?還不是劉賊的事!這殺千刀的派了個朝鮮人來京師?!?/p>
孫承宗入宮之前便已聽說此事,他知許顯純耳目聰敏,消息靈通,便故意在他面前裝作還不知道。
“哦?上月王經(jīng)略不是已盡擊敗劉賊,聽說還用紅夷大炮打傷了劉招孫本人,想必這次是來求和的!”
許顯純聽孫承宗這樣說,快速朝四周瞟了眼,壓低聲音道:
“王在晉上的報捷文疏,孫大人也信?什么大捷,狗屁大捷,咱家派人去兵部查驗,一顆建奴人頭都沒有!王在晉那老東西,怕已投降劉招孫,兩個奸賊合伙起來欺瞞皇上!”
許顯純越說越激動,將孫承宗拉到旁邊,聲音顫抖道:
“孫大人,咱家給你透個底,這個叫李什么然的朝天官可不是來求和的,他是為威脅皇上的!劉招孫是想要霸占關(guān)外,他想要遼東和遼西,還還要皇上斬了咱家!孫大人,待會兒你見到圣上,可要提咱家說話,千萬不能讓劉賊奸計得逞!”
許顯純說到最后,已有了哭腔,孫承宗也不知道這太監(jiān)是真哭還是在演戲,他心里覺得一陣發(fā)笑,沒想到許顯純竟如此害怕平遼侯,早知如此,當(dāng)初為何要招惹人家呢。
孫承宗一臉正氣,上前緊緊握住廠公大手,安慰許公公道:
“廠公但請放心,本官知道該如何說,劉賊妄想侵占神京,還想和皇上簽訂城下之盟,那是在做夢?!?/p>
兩人說話之間,已到乾清宮皇極殿。
崇禎皇帝朱由校孤零零坐在龍椅上,瘦削的身形顯得頗為疲憊。
他眼眶凹陷,多了兩道黑眼圈,鬢角發(fā)絲已經(jīng)全白,完全不像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年。
自打朱由校繼承皇位,短短三個月光景,遼事糜爛,大明國勢江湖日下,別說和他爺爺萬歷皇帝相比,就是比之父皇泰昌帝,也可說是一日不如一日了。
坊間傳聞朱由校在東宮時便喜做木匠活兒,需要指出的是,這些傳聞不是傳聞,都是真的。
元明兩代,喜歡手工工藝的皇帝其實也不止崇禎皇帝朱由校一個,比如前朝的元順帝,也是一位資深手工達人。
可惜,適逢亂世,貴為九五之尊,任何與皇圖霸業(yè)不相關(guān)的癖好都會被稱之為荒誕,如同南唐后主李煜,宋朝徽宗皇帝,以及前朝的元順帝,都會被后人恥笑。
為對付劉招孫,崇禎皇帝已是竭盡全力。
繼位三個月來,在內(nèi)閣首輔黃立極、輔臣韓鑛等東林黨人的諫言下,年輕的朱由校將他爺爺、他父皇留給自己的三百萬兩內(nèi)帑,全部揮霍一空,大部分用來發(fā)放遼餉,扶持遼西祖家。用東林黨人的話來說,是“遼人守遼土”。朱由校也相信,只要將祖大壽喂飽了,他必然能奮力殺敵,擋住劉賊擴張步伐。
然而事與愿違,現(xiàn)在祖大壽被殺,遼西皆被劉招孫占據(jù),朝廷對山海關(guān)外的影響力已經(jīng)越來越弱。
更不要說劉賊只是各地變亂中的一支。
就在開原軍兵臨山海關(guān)的時候,大明各地,陜西民變,重慶土司兵造反。
以西南為例,白桿兵傷亡殆盡,四川、貴州明軍一敗再敗,估計要過一段時日,奢崇明就要占據(jù)成都,與云南土司合兵了。
朱由校見孫承宗過來,灰沉沉的眼眸頓時一亮。
孫承宗行禮完畢,雙方寒暄幾句,許顯純默默站在旁邊,崇禎皇帝也不廢話,開門見山問道:
“山海關(guān)到京師,守御千瘡百孔,白無一備!孫卿準備如何為朕調(diào)度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