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遼侯在一群官員簇擁下,舉著望遠鏡向遠處眺望。
一艘裝滿火藥鉛子的大號福船正緩緩行駛出鷹嘴港。
一艘比福船矮了一半的平甲艦高速緊跟上來,并行行駛在福船右翼五十步左右距離,兩邊甲板令旗揮動,水手們正在商議排列成哪種陣型。
劉招孫放下遠鏡,目光略過謝司長光禿禿的頭頂,望向周圍眾人:
“眼下只是開始,戰(zhàn)場瞬息萬變,等糧草全部安全運至釜山才能說無憂!沈煉!”
沈煉立即上前,開始向平遼侯匯報蓑衣衛(wèi)的最新進展。
在過去的三個月時間里,沈煉楊通趙遠之裴大虎等人從現(xiàn)役八萬多名戰(zhàn)兵輔兵中招募隊員八十七人,又從原先情報局篩選二十三人,組建成一支一百一十人全新情報力量。
平遼侯親自命名其為蓑衣衛(wèi)。
至于為什么取這個名字,劉招孫也不清楚。
可能是因為七八月份多雨,大家天天穿著蓑衣吧。。
“本月,蓑衣衛(wèi)在旅順、金州斬殺倭國探子十五人,俘虜一百二十人。死去的十五個倭寇大多是登岸后自己餓死的····他們身形矮小,羸弱不堪,武器幾乎沒有,威脅很小,忍者遠比不上后金巴牙剌·····”
“什么忍者?一群加賀伊賀的鄉(xiāng)下愚民而已?!?/p>
劉招孫前世對日本沒什么好印象。
撇開各種歷史問題不談,這群自詡為“日出之國”的居民們,表面彬彬有禮恭敬有加,見面相互鞠躬恨不能把腰折斷。
其實是重小節(jié)而缺大德。
鞠躬標準,態(tài)度誠懇,壞事該干還得干,而且它們每次干的都是突破人類底線的滔天惡行。
“平遼侯,倭寇俘虜如何處置?”
劉招孫收回思緒,對沈煉道:
“全部送到招遠挖礦。”
“喬監(jiān)軍,李倧那邊怎樣了?”
喬一琦走出人群,躬身行禮道:
“平遼侯,朝鮮國王李倧答應出動三十艘龜船,協(xié)助運兵,糧食卻是沒有,他們也沒馬車運送,他們還說入朝鮮后,一切都要靠明軍自己?!?/p>
周圍一陣哂笑。
劉招孫神色微變,連連搖頭道:
“三十艘?那怎么夠?這次東征,單是戰(zhàn)兵就要出動兩萬,輔兵要四萬,民夫更不計其數(shù),若非戰(zhàn)艦緊張,怎會找朝鮮幫忙?”
劉招孫對這位一手扶植上位的朝鮮國王很是不滿,要不是看在金虞姬面子上,好幾次,他都想讓吳阿衡直接登陸釜山,就地解決糧草。
“喬監(jiān)軍,還得麻煩你親自跑一趟漢城,與李倧交涉。一萬火銃兵,兩百艘龜船,五千匹朝鮮馬,十萬斤火藥,限期兩月,必須備足。告訴朝鮮國王,本官和他也算半個親家,這次朝鮮兵隨開原軍東征,別再想像萬歷援朝、薩爾滸時那樣偷奸?;柗铌庍`!等本官立馬扶桑頂,誅殺德川,絕不虧待朝鮮,屆時對馬島及周邊島嶼全部賞給朝鮮。他們不是一直想要那塊寶地嗎?”
喬一琦張大嘴巴,久久無語。
現(xiàn)在連對馬島毛兒都沒摸到,就開始允諾戰(zhàn)后賞賜問題。
平遼侯這畫大餅的功夫是越來越嫻熟了。
馬士英在旁邊附和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