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,他命人將那些用臺閣體寫成用華麗書封裝訂的奏章賀表,全部扔到廚房。
讓大廚譚二做飯引火時使用。
~~~~~
五月十二日,護國公代替天子賜進士恩榮宴。
天啟二年,原本于二月中在貢院舉行春闈(會試),因為開原軍的“勤王”行動,一直被推遲到四月。
等會試完畢,在紫禁城內保和殿進行殿試時,已經是五月中旬了。
劉招孫有心和天下士子搞好關系,他決心培養(yǎng)一批“太師門生”。
這批人出來做官后,對自己的布局謀劃將會起到很大作用。
五月十二日,一生儒雅裝扮的護國公端坐在保和殿上。
應試者自辰時初刻開始,從西門魚貫而入,在歷經點名、散卷、贊拜、行禮等繁文縟節(jié)后,護國公開始頒發(fā)策題,考試正式開始。
劉招孫在大殿上來回踱步,一邊和底下那些抓耳撓腮的貢士(會試通過者)聊聊閑話。
正在答題的帝國文官精英們,當然知道眼前這位年輕考官便是權勢遮天的護國公。
皇帝只是他的影子。
今年的制策題目也是劉招孫制定,出的是策題,題目為:
“世局日變,財用枯竭,西學東漸,任事需才,火器,外貿,工業(yè),航海諸政,皆非不學之人所能董理。將欲任以繁劇,必先擴其見聞,陶成之責,是在長官。顧各省設館課吏,多屬具文,上以誠求,下以偽應。宜籌良法,以振策之”。
一群貢士盯著試卷長吁短嘆,若不是護國公在場,他們怕是要直接開罵出題考官。
這和他們平日誦讀的八股文根本不是一回事兒,鹽鐵火器還好,這工業(yè)航海是什么器物?
難道要交白卷嗎?
劉招孫見此情形,嘿然一笑,這時,他發(fā)現(xiàn)遠處幾位應試者正在奮筆疾書。
他眼前一亮。
“大明還是人才的嘛?!?/p>
殿試日暮交卷。
等待閱卷官批閱的幾天,護國公繼續(xù)忙碌。
他每天最多只睡三個時辰,通宵達旦批改奏章,,然而諸事繁雜,每一件都很急切。
批閱奏章、監(jiān)督新兵訓練、應對陜西亂局,拉攏南方官員。
每天只有一個時辰的空閑時間。
還要照顧三個女人。
這時候,他會無限敬仰前世那位黑黑胖胖的時間管理大師。
read3();看小說,630boo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