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下官還是贊同馬知州建議,暫不出兵,為何?只因大明不是隋朝,護國公不是楊廣,也不能學楊廣,護國公麾下兵強馬壯,坐擁遼西遼東,東據(jù)倭國朝鮮,西控蒙古各部,向南控制山東,北部以達苦夷島,精兵五萬,猛將如云,號令一出,莫敢不從。然城池過多,關卡林立,便有百萬雄兵也難以為繼?!?/p>
眾人都抬頭望向康應乾,劉招孫聽到這里,已經(jīng)知道老康接下來要說什么,也就不以為意,只是低頭繼續(xù)喝茶。
“本官聽聞,因為山東第十二軍尚未練成,文登縣現(xiàn)在只有三十名戰(zhàn)兵把守,文登乃登州重地,去年還有一千二百人留守,今年戰(zhàn)兵都被抽調(diào)到了倭國和朝鮮,文登如此,其他各縣可想而知。試問若再有白蓮教作亂,山東如何應對?”
“眼下北地征兵已到極限,整個開原軍便如繃緊的弓弦,一處斷裂,便全盤崩潰。若陜西流賊流竄入山西,是否絞殺?若流入湖廣?是否增兵?又有多少兵可調(diào)。”
眾人沉默不語,孫傳庭一時竟啞口無言。
這時楊鎬忽然開口道:
“如何無兵可掉,薊鎮(zhèn)滿桂,與護國公交情匪淺,康監(jiān)軍莫非忘了此人?”
康應乾哈哈大笑。
“滿桂,胡人也!楊閣老想讓他進入陜西,怕不是飲鴆止渴。薊鎮(zhèn)軍紀,無需本官多言,萬歷一朝,九邊嘩變次數(shù)最多的就是他們!再說陜西沒有客軍補給,讓薊鎮(zhèn)去和開原軍搶糧食嗎?”
“這便又是康監(jiān)軍無知無畏了,虧你還真是監(jiān)軍出身,可知滿桂麾下多為蒙古馬兵,馬兵補給,與步兵大不相同,蒙古騎手一人三騎,往返可行五百里,不耗沿途一粒米?!?/p>
········
兩邊劍拔弩張,各不相讓。
鄧長雄、王二虎、王增斌等武將則沉默不言,沒有加入文官之間的爭斗。
劉招孫目光掃視眾人,示意康應乾楊鎬兩人稍稍平靜。
作為上位者,他沒有立即表態(tài),而是從容道:
“諸位的意思,本官知道了??当O(jiān)軍主張不出兵,楊閣老主張出兵,喬監(jiān)軍,你以為呢?”
劉招孫抬頭望向喬一琦。
喬一琦早按捺不住,脫口而出道:
“陜西自不必說,山西河南兩地官員,對咱們一直若即若離,采取旁觀態(tài)度,眼下京師可調(diào)人馬太少,不過千人,前往陜西,一旦敗亡,山西河南各地也將生變,以為開原可欺,再說,京師不是在傳言,說護國公命不久矣·····”
喬一琦立即住口。
眾人鴉雀無聲,不敢抬頭看劉招孫反應。
不知過了多久,只聽護國公長嘆一聲,不急不緩道:
“不錯,相者說,本官殺戮深重,命犯紫薇星,元神不聚,豺心狼行,乃夭亡之相。”
“再兼戎馬倥傯,舊疾未愈,急忿怨痛,已有積傷?!?/p>
“所以,本官耗不起,唯有速戰(zhàn)速決,想那張江陵變法,十年才見成效。今時不同往日,十年時間改革,怕是不夠了,而且本官恐怕還沒有十年·····”
一眾心腹聽了這話,都是面面相覷,臉上紛紛露出驚恐之色。
孫傳庭低聲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