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個機會,一個取代劉招孫的機會。
萬歷四十七年,張春和劉招孫初次見面,那時,他們同為援遼客兵將官,劉招孫是把總,張春是千總。
沒想到幾年下來,劉招孫竟被封護國公,而張春,還只是個小小總兵官。
“劉招孫,老子不比你差!你還敢托大!”
根據(jù)情報,開原留守京師的人馬,不過三四千人,這些人還要被分到內(nèi)九門和外七門,平均到每個城墻頭上,不過區(qū)區(qū)數(shù)百人。
京師很難守住。
劉招孫正要將所有部下都召集了過來,楊鎬來了。
“賢婿,何以至此?為何賊人殺到城下了,咱們還兀自不知?咱們這點人馬,還留在京師做甚?快回遼東吧!”
劉招孫模仿懂王口吻,安慰老爺子道:
“本官最懂打仗,一切都在掌控之中,不必擔心。”
~~~~
五萬“靖難大軍”在永定門前面的空地上站定,人群浩瀚,旗幟飄揚,蔚為壯觀。
皇城根兒下商鋪米鋪早被流民搶劫一空。
北直隸能調(diào)動的軍隊,幾乎都在叛軍手中,在張春看來,劉招孫沒有任何退路。
張春帶著從追隨他靖難的將官,大聲道:
“不殺劉招孫,天地難容!不殺劉招孫,不足以平民憤,不殺劉招孫,老夫誓不為人!今日,靖難大軍來了,大明有救了!”
周圍傳來山呼海嘯的叫好聲,參與叛變的將官紛紛對他點頭,用禽獸來形容劉招孫再合適不過。
在場每個人,都恨不能將劉招孫碎尸萬段,大家平時矛盾重重,但在對付劉招孫這件事上,目標卻是出奇一致,這個狗賊和所有人為敵,落得今日這個下場也是他咎由自取。
張春將木頭喇叭交給御史張二維手中。
風度儒雅的張御史走到城前,因為長期尋花問柳,他身子很虛,每走一步都在喘:
“人生,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,照汗青!哪怕是殺身成仁呢,國賊,任何時候都是要剿的!不剿不行,你們想想,當你在怡紅院喝著小酒,摟著帶魚寶財正要辦事,錦衣衛(wèi)突然蹬蹬蹬就上樓了,一腳踢開門,把你光溜溜的提下床,說你暗通建奴!把你家抄了!把你老婆搶了,你干不干!”
“不干?。?!”
“劉招孫不給咱發(fā)餉,還要撤掉咱們,兄弟們答不答應?!”
“不答應?。?!”
張二維將喇叭交還給張春。
張春大手一揮。
“劉招孫要完了,攻入京城,搶回你們的東西!殺了劉招孫!搶銀子,搶女人!”
京營親兵,漕幫青皮,流民衛(wèi)所兵,東林家丁,晉商馬幫各路牛鬼蛇神組成的“靖難大軍”,浩浩蕩蕩往永定門殺去。
read3();看小說,630boo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