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現在,他們竟要和那些老腔藝人合作?
那所謂的華陰老腔。和搖滾完全不沾邊吧!那種犄角旮旯的小民俗藝術太土了,怎么可能讓年輕人得到共鳴?這要真一起演,他們很有可能演砸啊!
舞臺后的百寸大屏幕上,一閃后出現了畫面——中間是奧神電子的圓形logo,兩側有兩條一道一道的彩色音量條。
現場音響放出了模擬觀眾歡呼的人海聲浪,隨著聲浪的高低變化,大屏幕上的音量條在敏銳的上下變動著。
音量條上方顯示有變化的數字。這正是最新潮的奧神聲吶收集系統(tǒng),工作人員正在調試現場收音效果。
林在山從來沒見過這玩意,問白鴿:“那是什么?。吭u分器嗎?”
“對!”
白鴿將現場觀眾吶喊評分的環(huán)節(jié)講給林在山和老藝人們聽了。
張喜貴聽完哈哈一笑,爽直的同張昊聊說:“這個有意思哈,昊子,你說咱爺兒倆飆幾嗓子,能不能給它唱滿了?”
“豈止唱滿啊,二爺,您那高腔再加上我這高腔。直接給它唱爆都沒問題!”
白鴿用鄙視白癡的目光白了張昊一眼,告訴他:“這是給觀眾收音用的,咱們表演的時候不會收音。得等表演完了。觀眾吶喊時才收音呢。剛才導演老師講的時候你在聽什么???”
“嘿嘿?!?/p>
張昊尷尬一笑。他剛剛真的理解錯了,以為憑他的高音就能給這玩意唱爆了呢。
林在山覺得這評分系統(tǒng)挺有意思??陀^上講。這套評分系統(tǒng)有利于信徒的比賽拿高分。
信徒要表演的歌,現場感染力奇足,張昊的高音利劍一亮出來,肯定能把現場觀眾的熱情都給點燃。
張鵬飛去音響團隊那邊溝通之后回來了。
由于信徒樂隊的表演形式比較復雜,現場音響調試和設計都比較麻煩,所以張鵬飛那朋友給信徒樂隊安排在了最后一個彩排,等其他樂隊都彩排完了,他們再慢慢調試彩排。
張鵬飛預計了一下時間,估計得快到中午了信徒和老藝人們才能彩排。
為了照顧老藝人們的身體。張鵬飛便先讓林在山帶著他們回去先休息了,等時間差不多了。他再給林在山打電話,叫他們過來。
既是如此,林在山便帶著信徒和老藝人們先回酒店了。他沒再安排大家排練,而是讓大家伙兒坐在一起聊了兩個多小時的天,放松精神,交流交流音樂經驗。
期間,孫玉珍給林在山來了個電話,問林在山,信徒樂隊是不是進到今天的樂團決賽了?
《唱作人》的第三期錄影剛剛結束沒多久,他們節(jié)目組這兩天正在加緊剪片,工作忙的要命,孫玉珍都沒精力顧白鴿他們這邊的比賽了。
但今天,樸大成得知東方衛(wèi)視集團控股的東海青年頻道將對藝術節(jié)的閉幕式進行節(jié)目錄影,樸大成突然就想來母校的藝術節(jié)看看。
他都好久沒回母校了。
他之前有聽孫玉珍講,林在山的女兒這次要參加搖滾比賽,林在山將會做樂隊指導。他很想看看林在山做指導的比賽會是什么樣的。
于是便給剪好了片子的節(jié)目組放了個假,今天大家都可以提前下班。他約上了孫玉珍、廖波等東藝大的校友,要一起來藝術節(jié)觀禮。
林在山聽說樸大成等人要來,心想這次藝術節(jié)還挺熱鬧的。
呂晨、呂東、還有呂東的妻子趙賢惠,晚上也會過來看表演。
他認識的人差不多都要來看這場表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