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行,掌柜的呢?”
掌柜的也就是這家藥店的老板,那個人拿出電話,很快打了過去,那邊很快答應(yīng),前進村的藥材還是很有名。
“十分鐘就到。”
三嬸笑著點頭,簡單問了一下,現(xiàn)在一副藥什么價格,這里面的規(guī)矩太多,用量也不一樣,而且加的東西也不同,有的草藥十塊錢能買一斤,有的高級藥材,一兩都買不到。
反正抓一次湯藥,熬七天的量,至少幾百塊錢,上千的都有。
沒啥別沒錢,有啥別有病。
這就是中國社會的真實寫照,有錢好辦事,想干啥就干啥,這個社會只要你能弄到錢,沒有人在意你用的啥法子,笑貧不笑娼,有錢就是祖宗,如果沒錢,一旦得了病,那就糟了,一病回到解放前。
時間不長,外面進來一個人,四十多歲,戴著眼鏡,走過來先是和那幾個人打了招呼,然后朝著我和三嬸點頭。
這個人就是這家藥店的當(dāng)家人,藥價多少,他說了算。
“那出去看看藥?!?/p>
“行,把后面庫房打開,到里面看?!?/p>
我們跟著往外走,原來藥店的后面還有一個空間,里面收拾得挺干凈,三嬸先把自己的藥拿下來,主要是談?wù)剝r,看看合適不合適,畢竟是辛辛苦苦從大山里挖回來的。
那個人拿起來看了看,放在鼻子那聞了聞,然后點了點頭,前進村的藥遠近聞名,因為山大林子密,而且還有那個傳說,聽老人說,有大蛇的地方靈氣重,所以山里出來的藥材也好。
“還行,如果年份再高點,價能更好一些?!?/p>
三嬸一聽頓時有點緊張,臉上的表情開始不自然,一旁的李發(fā)不這么想,這都是商家一貫的方法,從他剛才的表情,已經(jīng)看出來,這些藥材的質(zhì)量應(yīng)該是上佳,到了他這里,肯定能賣出好價錢。
他報了幾個價格,藥材的種類不同,地上分成三個小堆,掌柜的說完拿起一旁的秤,很舊的那種,上面帶一個秤砣,需要通過手指來回撥弄確定價格。
一一稱過之后,拿過計算器快速按了幾下,“這些都算在一起,一共一千四百八,湊個整,給你一千五?!?/p>
我們這些人里,三嬸的東西最多,她是走山的好手,認識的藥材也多,辛辛苦苦七八天,雖然一千五的價格也還不錯,不過,還是想多賣一點回去。
“能不能再高點,我們這可都是辛辛苦苦從大山里挖回來的,野生的,價錢怎么也得貴點?!?/p>
三嬸說完看了看李發(fā),希望他也能幫著說兩句,畢竟在城里呆過。
“真不能再加,我們也得賺點不是。”
李發(fā)蹲在地上,邊上放著幾根藥,他注意到,那個人拿著這幾根藥的時候,眼神明顯和看那些藥材的時候不一樣。
李發(fā)不懂藥材,只是好奇,用手拿起一根,那一幕再一次出現(xiàn),在李發(fā)的腦袋里,居然出現(xiàn)一些奇怪的東西。
這些東西都是李發(fā)過去沒見過的,當(dāng)李發(fā)說出那根東西名字的時候,藥店掌柜的神情明顯出現(xiàn)一些變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