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子出馬
不得不說,趙孝騫還沒有自己已是楚王世子的覺悟,在他的自我認知里,他還是那個前世碌碌無為的平凡人。
平凡與富貴最大的價值觀區(qū)別就是,富貴險中求,而平凡人,卻很排斥生活里的任何風吹草動,他只想賺著餓不死的小錢,無風無浪度過一生。
當然也曾躊躇滿志,仰望遠方巍峨的高山,幻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登臨那山巔俯瞰蒼生。
然而當年歲漸長之后,殘酷的現實教會了平凡人一個真理,那就是,高山真的只能用來仰望,除此最好不要有任何非分的念想。
認不認同這樣的觀點,區(qū)別在于有沒有被社會無情地鞭笞過。
穿越過來的趙孝騫,身份雖然已是世子,但他的心態(tài),仍是前世那個平凡人,這個平凡人只愿自己的生活波瀾不驚,任何一點漣漪都會引發(fā)他內心的疲累。
所以,當趙孝騫聽到趙顥出了事,腦子里的
世子出馬
鶯鶯燕燕,環(huán)肥綠瘦,渣男老爹是真該死啊……
甄娥等侍妾們也很清楚,這件事她們根本幫不上忙,于是朝趙孝騫斂衽一禮,默默地告退。
…………
次日,天沒亮趙孝騫便出了王府。
這是趙孝騫第一次出門,也是第一次見到千年前北宋汴梁城的景象。
剛出門的趙孝騫便被汴梁城的景象驚呆了。
萬千形容不過四字可概,“極盡繁華”。
僅僅從馬車外瞥過第一眼,趙孝騫便終于明白,為何史書上謂宋為“富而不強”。
大街上到處都是穿著華麗綢衫的男女,他們的神態(tài)悠然自得,無數挑著擔子的小販在密集的人群中穿梭叫賣,來自域外的商人們牽著駱駝和馬匹,滿載貨物行走于街市。
與其他朝代最大的區(qū)別是,大宋的漕運非常繁榮,橫穿汴梁就有四條河流,即北宋漕運四河。
城內河多,便意味著橋也多,趙孝騫乘坐的馬車忽上忽下,經過好幾座拱橋,終于在內城御街邊停下。
大宋的宗正寺便在此處。
王府隨從家將攙扶著趙孝騫下了馬車,趙孝騫看著眼前這座宗正寺高大肅穆的門楣,心情不由有些緊張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