罷官致仕
趙孝騫挺煩打嘴仗的,他一直認(rèn)為這是娘們兒才干的事。
道理一五一十都在圣賢書上寫著呢,誰對誰錯自己去翻書呀。
對了的人重拳出擊,錯了的人立正挨打。男人用這種簡單的方式,能解決世上九成九的糾紛。
上下數(shù)千年之所以無法用這種方式解決糾紛,是因為有的人沒品,不服輸,也不服道理。
對這種人,趙孝騫當(dāng)然不會浪費口舌跟他講道理。
比如劉摯,今日在御街上,趙孝騫沒費半句口舌,直接殺馬砸車揍人。
高光時刻,趙孝騫覺得自己一定特別帥,真男人永不回頭看爆炸的那種帥。
此刻在福寧殿,殿內(nèi)坐著的是皇帝和當(dāng)朝宰相,這類人不一定講道理,但他們一定要臉。
所以趙孝騫不介意費了一番口舌,把道理講清楚。
簡單的說,今日揍劉摯,趙孝騫是為“忠孝”二字而揍的,當(dāng)時不動手就是不忠不孝。
一番話說完,趙孝騫才后知后覺,哎?我好像莫名其妙站到道德制高點上了,誰送我上去的?
殿內(nèi)眾人也驚呆了。
趙孝騫解釋的這個角度……不得不說,很清奇,簡直無法辯駁。
就連舊黨領(lǐng)袖范純?nèi)屎蛥未蠓?,都無法為劉摯辯解。
一個很樸素的道理,別人當(dāng)你的面罵你爹,你揍不揍他?
民間布衣都懂的道理,殿內(nèi)君臣怎么可能不懂?
不是誰被揍得慘誰就有道理,劉摯的慘,純粹是嘴賤活該。
趙孝騫死不悔改的神情,此刻卻并未引起殿內(nèi)眾人的反感,將心比心,換了他們在場,恐怕也會忍不住動手了。
趙煦的臉色漸漸變得難看,望向劉摯的目光愈發(fā)冷冽。
“劉相,趙孝騫和章相所言,屬實否?”
劉摯這時也察覺到大事不妙,站在殿內(nèi)面色慘白,冷汗潸潸。
他原本的打算,是想將事情鬧大,然后上升到新舊黨之爭。
新黨得勢,殘酷打壓舊黨,大宋君子政治風(fēng)氣一去不返,朝中奸臣當(dāng)?shù)溃蓱z的舊黨忠臣不僅被無情驅(qū)逐罷免,還要遭受新黨施加的身體上的暴力凌虐……
多么勁爆的噱頭和話題。
作為當(dāng)事人和受害人,事情鬧大了,官家迫于朝野輿論,或許會收回貶謫劉摯的旨意,將他留在汴京繼續(xù)為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