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趙孝騫趕緊提出告辭。
趙煦意猶未盡地咂咂嘴,滿肚子話被堵在心口,很不爽。
臨退出福寧殿前,趙煦叫住了他。
“子安,你今日所言之事頗有道理,朕會認(rèn)真考慮的?!?/p>
趙孝騫停頓片刻,轉(zhuǎn)身長揖:“大宋之福,江山甚幸?!?/p>
…………
回到王府已是天亮,從昨夜遇刺開始到現(xiàn)在,趙孝騫根本沒休息。
總之就是見各種人,回答各種問題,順便稀里糊涂搞了個君臣奏對。
回到王府后,趙孝騫誰都不搭理,徑自回到院子倒頭就睡。
這一覺睡得久,醒來已是黃昏時分。
丫鬟侍候洗漱,端來膳食,趙孝騫用過后,獨(dú)自坐在院子里,看著漸漸西沉的夕陽。
或許是神經(jīng)太粗,或許是后知后覺,直到此刻閑下來,昨夜遇刺的一幕才在腦海中閃現(xiàn)畫面,然后,趙孝騫一陣慶幸后怕。
活了兩輩子,昨夜是自己
防身利器
在這個危險的古代,首先要做的不是什么揮斥方遒,指點(diǎn)江山,而是做好保命的準(zhǔn)備。
不然下一次遇刺,自己還有這么好的運(yùn)氣嗎?
于是趙孝騫當(dāng)即命人找來兩名鐵匠,手藝最厲害的那種。
王府后院找了塊空地,就地開爐。
工業(yè)基本等于原始社會的古代,很多現(xiàn)代的大殺器只能靠手搓。
幸好趙孝騫是世子,不必親自搓,找人幫他搓。
兩名鐵匠已就位,一臉懵懂地等著世子的吩咐。
爐子燒得很旺,兩名鐵匠站在爐子邊敲敲打打,趙孝騫則命人在旁邊支了個小茶幾,上面擺滿了瓜果點(diǎn)心,一邊吃一邊悠閑地指指點(diǎn)點(diǎn)。
首先,需要一大塊精鐵,百煉精鐵,然后,最重要的是做出一根筆直的鐵管,焊接是不行的,只能套模。
鐵管的制作過程很艱難,兩名鐵匠試著制作了好幾次,每次都在套模時失敗。
沒關(guān)系,趙孝騫還年輕,他才十八歲,他有耐心等到天荒地老,總之,這玩意兒不造出來,趙孝騫不打算出王府了。
外面太危險,男孩子一定要學(xué)會保護(hù)自己。
鐵管造了多次,成品率等于零,兩名手藝精湛的鐵匠都開始懷疑人生了。
直到下午時分,滿頭大汗的鐵匠才遞來一根鐵管,一臉的忐忑不安。
趙孝騫接過鐵管比劃了一下,又測試了一下筆直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