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合三中觀眾席區(qū),站起一道很高的身影。
旁邊的學生均是一臉崇拜和期待地鼓勵他,“加油向神!虐爆安合中學,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厲害!”
“加油加油,向神永遠第一!”
……
相比安合三中這邊再次激起的斗志,安合中學這邊卻顯得有些安靜。
這項比賽在安合中學歷年比賽中都不是強項。
哪怕有林遠洋這個智腦技術(shù)天才,校長和王麗依舊不抱希望。
這項比賽不是只會智腦技術(shù)就可以的,還需要極強的物理知識和組裝能力。
考驗的是三人小團體的默契配合。
校長并不是時刻關(guān)注大家的訓練內(nèi)容,因此到現(xiàn)在都沒見過他們是如何訓練這個項目的。
但就算如此,他還是鼓勵道:“沒關(guān)系,放平心態(tài),這局就算輸了,咱們還有一局可以翻盤。不要有心理壓力……”
胡玲玲和陳巖濤相視一笑,決定不告訴校長真實情況了。
“放心吧校長,我們努力讓機器人不散架?!?/p>
校長:……
隨后,三人跟著黃影前往比賽區(qū),核實參賽資格,進入賽場。
另一邊,安合三中的三名學生也已經(jīng)就位。
或許剛才的比賽讓三中學生不服氣,其中一個心高氣傲的女生還對他們翻了個白眼,把臉扭到了一邊。
但是中間那個高挑男生卻一臉警惕地看向林遠洋。
他從剛才就注意到了林遠洋,因為他全程都在用智腦幫別人分析比賽。
顯然是負責編程的主力,也是他這場比賽的對手。
林遠洋抬頭看了他一眼,微低下頭推了下眼鏡。
從他的信息分析中,這個男孩應該就是三中新轉(zhuǎn)來的智腦天才,曾經(jīng)榮獲過西北地區(qū)智腦技術(shù)競賽一等獎。
精神力同樣達到S級的天才少年。
隨著賽場準備完畢,兩組選手同時入場。
林遠洋、胡玲玲和陳巖濤一起走到操作臺旁站好。
等待比賽指示燈的開啟。
“嘀——”
紅燈變綠。
六人同時動手。
林遠洋來到賽場準備的智腦屏幕前,研究上面的代碼要求。
胡玲玲和陳巖濤則快速來到組裝區(qū),開始分類零件和數(shù)據(jù)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