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帝思考之后,覺得這個舉措非常有意義,于是大力支持。
別誤會,皇帝不是為了保障什么科舉公平,而是因為他認識到,如果科舉的名額都被南方人所把持,那么朝中政黨必然要失衡,而他本來就好不容易維持住的制衡局面就要被打破。
為了鞏固自己皇權的統(tǒng)治,為了讓不同黨派不要此消彼長最終威脅到自己的皇權,皇帝對于楊閣老的建議是全力支持。
皇帝是支持了,南方人的利益受到了損害?。?/p>
于是,浙黨等南方黨派立刻發(fā)動了對于楊黨的圍剿,聲稱部分北方學子在南方甚至都無法中舉,南北分開顯然是有失公平,更不能幫助朝廷很好地選才用才,會導致野有遺賢的情況。
這場爭吵持續(xù)了一年多,最終因為昭明帝一力要求落下帷幕,南北分榜,所以程曦才會提到江南學子的學習水平。
“長江沿岸自古以來文風就盛,江南更是其魁首,如今看來,連幼童都能計算百位以內的算術,名不虛傳啊?!背孛餮赂袊@道。
程曦微微一笑:所以你知道當年老娘卷一個功名有多難嗎!苦讀了許久舉人的資料結果你們給我搞出一個洗澡搜身法?!但凡那作弊晚發(fā)生兩年呢?
為什么偏偏是我,當我畢業(yè),學校安裝了空調,當我入學,論文多加了查重,怎么就這么背呢?
“雖然池兄不是江南人,但是池兄的水平,也可以碾壓一眾江南人了?!背剃匾贿呅睦锇岛拮鞅椎娜?,一邊還不忘吹捧池明崖。
這個吹捧的詞,程曦說得問心無愧,畢竟池明崖考試的時候還沒有南北分榜,即使分了,也是名額的差別,池明崖作為北方人能夠力壓群雄成為狀元,絕對是碾壓了當時那一屆江南的學子。
說起來,池明崖能這么快入了楊閣老的眼,未必沒有他們都是家鄉(xiāng)相近的原因。
不比江南官員因為人數眾多還要按照府城區(qū)分,人數貧瘠的地方,隔壁省份也是老鄉(xiāng)。
這其實是官場上不得不正視的一個現象,就是現今的黨爭很多情況下是基于鄉(xiāng)黨。
在認識池明崖之前,程曦并沒有考慮過楊閣老這一派,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一派的人員除了師生關系之外,主要成員都是西北方人,也是一個典型的鄉(xiāng)黨。
但是尷尬地是,程曦所在家鄉(xiāng)的黨派理念非常不得程曦認同,且和二伯也有千絲萬縷的關系,所以程曦只能盡量靠攏并消除二伯的影響,卻不能直接加入其中成為肱骨。
人總不能為了升官加職就違背精神內核吧?程曦想著。
在這方面,程曦的底線非常清晰。
如果獻祭一個族長可以當官,程曦不允許他見到第二天的太陽,如果坑一個池明崖能夠升職,程曦動手完全不帶猶豫,但是如果說要違背自己在現代多年形成的價值觀,程曦覺得也不是沒有別的辦法。
人總不能為了功名利祿委屈了自己。
“就算是江南向學之心盛行,也比不過池兄連中三元?!壁w陸知道程曦并不喜歡吹捧,適時接過話頭,恭維池明崖道:“池兄對于經義的理解,實在讓愚弟嘆服?!?/p>
程曦和趙陸說這些話的時候,周圍桌子上坐的人都已經吃完離開了,于是只是壓低了聲音,沒有刻意回避。
池明崖也跟著社交性謙虛:“哪里哪里,愚兄能夠獲得這番成績,都是圣上和各位大人抬愛,受之有愧,受之有愧啊?!?/p>
可不是受之有愧嗎?畢竟當初池明崖能夠當狀元,還是因為楊閣老等人提前扯出來的分配名額公平之爭,皇帝才點了他的狀元,給一名蜀地學子榜眼、一名江南學子探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