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步是守支,商人如期把所需的糧食運到指定地點,領(lǐng)取該得的鹽引,然后便可以拿著鹽引到指定的鹽場等候取鹽,亦即是守支。
第三步是市易,鹽商在指定的鹽場拿到鹽,運到指定的區(qū)域售賣,是為市易。
所以啊,商人想拿到鹽引并不容易,這過程周期很長,而且運送糧食的路途遙遠(yuǎn),人吃馬喂的,往往一石糧食運到目的地后只剩半石,甚至更少,消耗巨大,無論是時間成本,還是人力成本都奇高,但是商賈們依舊趨之若鶩。
為什么?
因為賣鹽的利潤實在太可觀了,即便除去這些成本,依舊還是大賺,所以鹽商們爭相把糧食物資運往邊地,以換取鹽引,一些頭腦靈活的鹽商甚至直接請人在邊地開荒種糧,以減低運輸成本,于是邊地出現(xiàn)了大量的“商屯”。
如此一來,邊軍的吃飯問題解決了,大晉的邊疆也繁榮了,朝廷也能省下一筆巨大的開支。
毫無疑問,開中法是一門好政策,但是再好的經(jīng),若讓歪嘴和尚來念,也得變成歪經(jīng)。
大晉立國近九十年,開中法漸漸開始走樣了,一些權(quán)貴眼見鹽利豐厚,于是開始伸手,利用關(guān)系和特權(quán)來搞鹽引,一些皇親國戚甚至直要向皇帝索要,這就是所謂的“占窩”。
這下好了,鹽商們辛辛苦苦把糧食運到邊境,這才換到了鹽引,結(jié)果勛貴權(quán)戚們動動嘴皮就把鹽引搞到手,而且?guī)缀跏橇愠杀?,你說氣不氣人?
賈赦這五百引鹽便是靠關(guān)系搞到手的,不過并不是零成本,也花了一千兩銀子,但一轉(zhuǎn)手就賺到五千兩,依舊是讓人嘆為觀止的暴利。
且說賈璉離開書房后,賈環(huán)便禁不住問道:“姑父大人,朝廷欲將鹽稅增加到每引七兩銀子,這個沒問題,反正羊毛出自羊身上,那些鹽商最多不過將成本轉(zhuǎn)嫁給百姓,但是增加二十萬引的產(chǎn)量,一下子增產(chǎn)這么多鹽,真的能賣出去?只怕鹽商未必會樂意吧?”
林如海捋須道:“環(huán)哥兒你怕是有所不知了,市面上的私鹽不比官鹽少,由于不上稅,所以價格比官鹽低上許多,百姓更樂意買私鹽,這也是私鹽屢禁不止的真正根源,如果能徹底禁絕私鹽,官鹽的銷量翻一倍也是有可能的,所以不存在賣不出去的問題?!?/p>
賈環(huán)不由乍舌道:“私鹽竟猖獗于斯?”
林如海問道:“環(huán)哥兒,如果買一斤官鹽的錢可以買十斤,甚至二十斤私鹽,你會買官鹽還是私鹽?”
賈環(huán)脫口道:“當(dāng)然買私鹽,老百姓的錢也不是大風(fēng)刮來的,自然能省則省?!?/p>
林如海微笑道:“這就是了,財帛動人心,老百姓愿意買,販買私鹽便成了一本萬利的事,自然大把人愿意鋌而走險?!?/p>
賈環(huán)訝然道:“官鹽真比私鹽貴那么多?”
林如??嘈Φ溃骸敖酉聛碇慌聲F,朝廷需要銀子,那些鹽商也需要利潤,沒大錢賺,他們才不干?!?/p>
賈環(huán)聞言沉默了,話雖這么說,但官鹽比私鹽貴十倍二十倍,這也太黑太離譜了吧,無怪乎說天下亡,百姓苦,天下興,同樣百姓苦。無論什么朝代,老百姓都是韭菜,當(dāng)政者的鐮刀只要稍微放高一點割,老百姓都得感恩戴德了。
林如海見狀便知賈環(huán)“幼小純潔”的心靈受到?jīng)_擊了,但是官場上更加蠅營狗茍,骯臟污穢的事還多著呢,想進(jìn)官場混,遲早要學(xué)會適應(yīng)。
林如海輕抿了一口茶,續(xù)道:“這幾年遼東戰(zhàn)事吃緊,朝廷開支大增,接二連三提升鹽稅,本官為了保證稅源,加強(qiáng)了對私鹽的打擊力度,甚至不惜將五百鹽兵擴(kuò)充到一千,這些都是皇上默許的?!?/p>
賈環(huán)不禁恍然大悟,難怪林如海敢如此肆無忌憚,敢情是乾盛帝允準(zhǔn)的。
“只是打擊私鹽,動了太多人的利益,得罪人便在所難免了,那大鹽梟顧三麻子甚至揚(yáng)言要取老夫的人頭?!绷秩绾5氐馈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