葉高和孫承宗對視一眼,均笑了起來,前者更是捋須道:“不愧是如海的親傳弟子,倒是一脈相承了,但愿子明今后能記住今日所說過的話,如令師一般春風化雨,潤物無聲,積跬步而至千里,積小流而成江海。”
賈環(huán)微微一震,仿佛醍醐灌頂,恭身一揖道:“學生受教了,謹遵師公教誨?!?/p>
葉高捋須點頭:“你和盧建斗今日沒有參與聯(lián)名上書是對的。如今東林一系的影響力越來越大,行事也越發(fā)的張揚無忌,這并非好苗頭,一旦朝堂之上只剩東林一家之言,必言路閉塞,容不下別的聲音,絕非社稷之福,所以老夫嚴令,但凡東林一系發(fā)起的政治運動,我疊翠書院的學生均不可參與其中?!?/p>
賈環(huán)不由恍然,難怪那么多人爭著聯(lián)名,而疊翠書院的學生卻沒有人一上前。
葉高又道:“老夫此舉并非是要與東林一系拆臺打擂,而是為了避免被裹挾其中,坦白來講,就目前而言,東林一系許多舉措都是為國為民的,咱們不參與,但不代表要拆他們的臺?!?/p>
孫承宗皺眉道:“但東林這次將矛頭對準戶部,卻難保沒有私心?!?/p>
葉老點頭道:“確實是有私心,這點無可否認!”
賈環(huán)禁不住問道:“何以見得?”
柳毅冷笑道:“子明有所不知了,東林一系大多出身江南士族,其中尤以江浙一帶為主。江南乃富庶之地,歷來工商業(yè)發(fā)達,東林一系的官紳在江南都坐擁巨大利益,所以他們主張重視工商市貿(mào),減輕各行各業(yè)的賦稅,甚至是直接免稅,偏偏戶部尚書石宇奇卻是極力主張給工商業(yè)加稅的,所以東林一系都對石尚書恨之入骨,此次借鹽引之事對石尚書發(fā)難,又豈能說沒有私心?”
賈環(huán)不由恍然大悟,這不是跟明末的東林黨如出一轍嗎?
東林黨人的許多主張都冠冕堂皇,確實也做過一些于國于民有益的事,但大部份人都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,后來更是專注于黨爭,根本不顧百姓死活。
晚明各種天災人禍,國庫虧空嚴重,百姓食不果腹,東北又面臨滿清這個巨大的威脅,連軍餉都發(fā)不出來了,當皇帝的想盡辦法增加財稅收入,但是掌權(quán)的東林黨卻極力阻止給工商業(yè)加稅,因為東林黨人絕大部份都是江南士大夫階級,江南一帶的工商業(yè)都是自家的產(chǎn)業(yè),加稅加到自己頭上顯然是不能的,所以他們反對加稅,甚至要求直接免稅。
如此一來,朝廷便更加財政不足了,無奈之下,只能變本加厲地壓榨種地的農(nóng)民,各種加餉,各種加稅,終于把老實巴交的農(nóng)民給逼反了,聲勢浩大的農(nóng)民起義此起彼伏,為大明送上了最后的挽歌。
諸如李自成、張獻忠等人便應運而生了,而自私自利的東林黨人也嘗到了自己種下的惡果,許多人成了農(nóng)民起義軍的刀下肥豬,畢生積累的財富全部便宜了別人,而滿清也乘機入關(guān),最終奪取了農(nóng)民起義的果實。
這個紅樓世界雖然不是晚明,但跟晚明卻有許多相似之處,譬如現(xiàn)在,東林黨正大步踏進了歷史舞臺中央,至于后續(xù)的走向如何,還得時間來證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