潘筠帶王璁三人飛回大森鄉(xiāng),其馀人等,一部分留下來守護(hù)碼頭,一部分則自行駕船回溫泉津町港。
他們趕回去時(shí),夕陽將落未落,妙和還在監(jiān)督人搬運(yùn)貨物。
潘筠踢了踢腳邊一個(gè)箱子,問道:“這里面是什么?”
王璁看了一眼箱子后道:“是從朝鮮過來的藥材,箱子角涂了綠漆,里面的藥材都用油紙包好了的?!?/p>
“都有什么藥材?”
“最多的是人參,還有白花橘梗、萬年蒿,虎骨、犀角和麝香也有一些?!?/p>
朝鮮人參很有名,而白花橘梗和萬年蒿算是他們的特產(chǎn),其馀的藥材珍貴,中國人多,不管有多少都是不夠用的。
有些藥,在大明,有錢也難買到,但在朝鮮,因?yàn)橥蹊亲谥鲊鴣淼娜?,又有度牒,所以只要有錢就能買到。
王璁得意的道:“去年和今年我走了一趟朝鮮,跟那邊的官紳交上了朋友,很多藥材費(fèi)費(fèi)力就能拿到?!?/p>
潘筠:“用白銀交易嗎?”
“大明的銅錢和綢緞、瓷器都可以,您不知道,我們大明的銅錢在那邊多受歡迎,他們的錢幣就跟我們的寶鈔似的,很不穩(wěn)定,明明也是銅鐵制,卻摻雜很多雜質(zhì),所以大明銅錢在那邊很受歡迎?!?/p>
王璁道:“綢緞則是可以直接當(dāng)貨幣使?!?/p>
中國的綢緞自古就可以充當(dāng)貨幣使用,不僅在藩屬國如此,在其馀外邦也可以。
王璁見潘筠好奇,就一邊帶她上船,一邊介紹道:“我們交易過去的,除了綢緞、瓷器這些東西外,還有書籍和成藥?!?/p>
這是王璁特有的商品,也是他的發(fā)現(xiàn)。
自從發(fā)現(xiàn)大明的書籍在倭國很稀有,賣得很貴之后,他就喜歡往倭國賣書。
各種書都賣。
倭國是大明的藩屬國,它都喜歡,朝鮮與大明的關(guān)系更近,他料想,他們會(huì)更喜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