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今明明是徐州勢大,兵力更盛,攻占的州縣也有十余處,為何賢弟反而要投靠那只有四座城池的廬州呢?”
馮國用一陣無語,感情這土豪郭子興是啥也不懂,他只能再次解釋道。
“郭公可知地理,如今芝麻李占據(jù)大片州縣,阻斷漕運,浙東王方國珍又阻斷了海運,大都的權貴們可都餓著肚子呢,伱覺得官府的大軍會先去打誰?”
郭子興仍然爭辯道,“可徐州兵多啊,朝廷不是也派什么禁軍去打劉福通了嗎,不是一樣沒打過,賢弟為何如此看衰徐州。”
馮國用又道,“郭公覺得,那徐州八壯士,一夜暴兵十余萬,他們來得及熟悉手下將領嗎?一夜之間能寫好十萬士卒的花名冊嗎?“若不能,那豈不是兵不識將,將不識兵?這樣的軍隊,純粹就是烏合之眾,朝廷若真派一員知兵的大將,領數(shù)萬甲士而來,郭公覺得徐州能擋得???”
郭子興越聽越覺得有道理,忍不住站起身在房中走來走去,半晌又說道。
“賢弟此言的確有理,但為何你就如此看好廬州呢,實在令郭某不解?!?/p>
馮國用知道這是郭子興懷疑他的用意了,于是也站起來說道。
“郭公此言謬矣,并非在下有多看好廬州,而是為了你我考慮??!”
郭子興聞言一愣,“此話怎講?”
“郭公想想,那徐州如今兵多將廣,攻占城池十余座,定然驕縱的很,你我就算投過去,又豈被人家放在眼里?
“又如何爭得過那些先投的兵將,即便將來徐州能成事,我們也是后進末流,撐死了能得個伯爵就算祖墳冒煙了。
“而廬州兵不過三四萬,城不過四座,你我若是能募兵數(shù)千投奔,那又不同,起碼也能排進前十。
“廬州雖擴軍緩慢,但有條不紊,兵將相合,至今未嘗一敗,若廬州將來成了事,你我雖不是元從之臣,那也能算肱骨,撈個公侯之爵亦非不能。
“這先來后到,孰親孰遠的道理,郭公豈能不知?”
對??!
郭子興聽的眼前一亮,這句話總算是說到他心坎里了,既然環(huán)境不允許他當草頭王,那還不如實際點,一邊是公侯,一邊是伯,自己選哪個,那還用問嗎?隨即他又道,“賢弟真大才也,一番肺腑之言,令吾茅塞頓開,只是某也不知那魯大帥是甚規(guī)矩,他手下又有幾員大將,咱們投過去又能給個什么官職,若能開始就定下來,為了將來這公侯之爵,咱也好給他賣命啊?!?/p>
見郭子興終于開了竅,馮國用這才笑著將魯錦那邊大致的情況說了一遍。魯錦還很年輕,才二十三,聽說還是公輸氏嫡傳之后,家傳兵法甚多,這才帶著巢湖水師一直打勝仗,而且最近剛好要娶妻。
至于魯錦手下,聽說現(xiàn)在有五六員領軍大將,他們現(xiàn)在投過去,怎么也能混到前十,就算到不了公,也是侯里的前排。
當然,你想直接過去就當大官,那你得自己帶著兵去投才行,否則你寸功未立,憑什么給你封官,就算魯錦肯給,他手下那些將領也不服氣啊。
聽完魯錦那邊的大致情況,郭子興頓時懊惱不已,可惜了啊,要是早一個月去投,到時候把親女兒嫁過去,若將來成事,那女兒豈不成了皇后,自己就成國丈了啊。
太可惜了!
當然,就算他提前投了魯錦,也絕不會把馬秀英嫁給魯錦當正妻的,郭子興又不是傻子,這種攀高枝的事,有親女兒不去聯(lián)姻,誰會用養(yǎng)女聯(lián)姻啊。
歷史上他把馬秀英嫁給朱元璋,不過是當個工具,朱元璋什么身份,一個要飯的和尚而已,那是自己的手下,用得著拿親女兒去拉攏?后來郭子興的親女兒嫁給朱元璋,那也是郭子興死了之后的事。
嫁養(yǎng)女給朱元璋,那是拉攏手下,若是為了向上攀附統(tǒng)帥,這樣的好事能輪的上養(yǎng)女馬秀英?那也太高看郭子興了。
你先問問她,姓馬還是姓郭?
不過現(xiàn)在也不算太晚,把女兒嫁過去做妾也能接受,妾也要看是誰的妾,皇帝的妾那能叫妾嗎?那叫妃!那也是貴人,生出來的兒子是可以封王的!
而且魯錦這才剛結婚,還沒有子嗣,若是正妻一直生不出嫡子嘖嘖,郭子興都不敢繼續(xù)往下想他越想越覺得靠譜,有個親閨女就是好啊,這關鍵時刻不就能用上了。
不過他還是有些擔心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