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軍隊列的前方,上百騎拉出一條長長的隊列,每隔二十米設一人,幾乎是大霧中目視的極限,每人再背一面鮮艷的信幡旗,給后面的人指路,每十人再設一號手傳信。
有了這樣的偵查辦法,元軍的行軍速度才終于提了上來,從走馬變的可以小跑了。
鄭用很快就來到那堆被元軍拋棄的糧食大車面前,他也沒有讓人收起來,而是命令部隊繼續(xù)追擊,如今有了元軍的號聲引路,他們就更容易突襲了。
嗚嗚嗚——
元軍前方的號聲響個不停,間或響起或長或短的號聲,引導著元軍轉向加速加速,鄭用也指揮著三個營不停的騷擾襲擊,像是狼群圍獵牛群一樣,不時的上去撕咬一口,給元軍不停的放血。
元軍的隊伍時不時的就會遭受襲擊,一會是前隊,一會是后隊,一會又是兩翼,跑了短短一個小時的時間,元軍外圍的游騎就被消耗殆盡,那可是阿都沁安排的兩百騎兵啊,就這么一會就給消耗完了。
而此時空氣中的大霧不僅沒有消散的跡象,反而越來越濃了,不過這也不奇怪,現(xiàn)在還不到早晨六點,正常清晨的大霧想要消散,怎么也得等到上午九點,太陽高照之后才能散開。
也就是說,想要等霧散開,起碼還有一個半時辰,可元軍還能堅持那么長時間嗎?
因為不停的遭遇襲擊和大霧的緣故,元軍的精神此時已經(jīng)高度緊張了,即使沒有阿都沁的催促,他們也不敢減速停下,都想快點逃離這個危險之地。
這個時候如果停下,搞不好等霧散了,他們就被敵軍包圍了。
當然,元軍畏戰(zhàn)也是真的,阿都沁再點人去外圍做哨騎的時候,已經(jīng)有人偷偷往后躲,或是到了外圍直接消失在大霧中,當逃兵開小差了。
周德興領著親兵又從元軍隊尾突襲了一次,發(fā)現(xiàn)前方的大霧中有一元軍的游騎冒出來,身旁的親兵立刻吹響了竹哨,但對方卻并沒有回應。
沒回應?那就可以判斷是元軍了!圣武軍這邊的騎兵每人都裝備了竹哨,這玩意也不是什么值錢的東西,用竹枝隨便削削就能做一個,還是魯錦剛投巢湖的時候鼓搗出來的,也被鄭用學了去。
得知對面冒出來的是元軍,周德興當即舉弓搭箭,拉弦便要射擊,對面那元軍聽到竹哨聲,卻立刻高聲喊道。
“我愿降,不要殺我,我愿降,別殺我!別放箭!”
“慢著,都不要放箭!”
周德興高喊一聲,然后又沖那投降的元軍士卒喊道,“我不殺你,扔掉兵器,速速下馬,自己去官道上,等著我們回來俘虜。”
“是,好好好,我這就下馬,這就下馬?!?/p>
那元軍倒是挺老實,乖乖的交了武器和馬匹,周德興果然沒有為難他,只是讓人牽上的他的馬匹,大軍繼續(xù)追擊元軍隊列,直接把投降的元軍扔在了半路上,也沒有捆縛他。
反正這附近堅壁清野,都成了無人區(qū),這投降的家伙又沒了馬匹,他就是想跑也跑不出多遠,藏起來或許能逃過一命,但也有可能會餓死。
就這樣,周德興一路上又在元軍后隊收攏了不少俘虜,人倒是沒抓,但空余的戰(zhàn)馬卻多了上百匹。
張虎子那邊,他負責突襲元軍的右翼和前排,跟了一段時間后,也發(fā)現(xiàn)了元軍信號的特點,長號是高速通過,短號是減速通過,或是拐彎,每當他們從側翼突襲時,那些號手又會吹奏長短結合的信號。
張虎子當即去找了鄭用,將自己的想法匯報給他。
“指揮,咱們可以用號聲引導元軍分兵,每次引出一兩百,然后集結一個營殲滅到,我想,不用等到霧散,咱們就能把徹里不花全殲。”
“好主意,可以試試,來人,去將此消息告訴周千戶,讓他繼續(xù)在隊尾保持追擊,虎子你來引元軍分兵,分出來之后交給我的一營圍殲?!?/p>
“是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