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8章
郭子興的算計
第118章
郭子興的算計
接下來的幾天,廬州城里十分忙碌,圣武軍體系內的文官武將都在調動,部隊進進出出,整編好一支新部隊,就直接調去駐地訓練。
哪怕是新兵,也不能都扎堆放在廬州城,一是那么多人,糧食撐不住,二是讓他們去駐地一邊守城一邊訓練,就能把有戰(zhàn)斗力的主力部隊替換出來。
文官系統(tǒng)也在調整。
秘書局掌書李善長,秘書馮國用,一文一武,協(xié)助魯錦處理政事。
文院財戶司掌司包衡,這個最早投奔魯錦的文官小吏,也終于有個正式官職了,相當于戶部尚書。
吏目司主事張來碩,考試錄用的,負責官員政績考核,暫時沒任免權,得魯錦親自任免。
刑名司掌司李飲冰,考試錄用的,正在編《廬州暫編刑律》,將那天考生提供的所有律法匯總一下,一共弄了一百條,又給出量刑標準,已經在魯錦這過了初審,修改一下就能印刷,發(fā)給各縣執(zhí)行了。
營造司許濟川,正在忙活挖礦煉鐵,找工匠。
禮儀司主事謝連清,考試錄用的,禮儀司負責干啥,目前就負責崇文館的教育,還有教導營的孩子上課,另外也負責給官員制作官服,官印。
這不是沒多久,謝連清就跟李善長一起找過來了。
李善長率先向魯錦問道。
“大帥,名不正言不順,咱們得確定一下年號,還有這給各縣知縣發(fā)的官印,上面該怎么刻?咱們元帥府的公文,用什么年號?”
這。確實是個問題。
魯錦可是反元的,要是還用元朝的至正年號就搞笑了,又不能用劉福通那邊的龍鳳,更不能用徐宋的治平,那用什么?魯錦猶豫片刻,還是說道,“從今年開始,府中公文一律用楚元年,官印上就刻‘圣武軍元帥府楚元年置’‘文院禮儀司鑄印局制’,然后正面‘某某縣印’?!?/p>
古代官印上是沒有官員個人名字的,當然現(xiàn)代也沒有,這玩意就是某某縣政府的公章。
一般縣州府用銅印,不過綬帶顏色不一樣,行省一級和中樞的用銀印,反面刻年號和發(fā)印部門,正面刻某某縣印,某某府印,正面用篆字,反面用隸書楷書都行。
官員交接官印又叫‘接篆’。
王爵用金印,玉的那叫璽,就不叫印了,只有皇帝才能用。
印的尺寸也有規(guī)格,然后有個挺長的圓柱形握把,稱為紐,因此掌印之人又叫‘一把手’。
“楚元年?”聽到魯錦說的這個年號,李善長若有所思。
“對,反正是暫時的,以后再換別的年號。”魯錦也沒有多解釋。
歷史上朱元璋開始是韓林兒的部下,府中公文用的是龍鳳年號,后來稱吳王之后,公文開始稱為吳元年,反正只要不稱帝,你愛用啥用啥,以后稱帝肯定要換。
周當然也不能用,且不說以周為王號國號就沒幾個長久的,張士誠開始就自稱周王,后來被元朝招安,招安之后又逼著元朝封他吳王,就沖張士誠用過,魯錦也不會再用。
李善長點點頭,“那便先如此吧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