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1章
錦囊妙計上
如今浙東的戰(zhàn)局,就好似一個反應釜,各種化學試劑和催化劑一股腦的投進去,在里面翻滾催化,不知道是哪邊出來一點點原因,就產(chǎn)生了劇烈的變化。
方國珍還是投降了,而且他自己的投降,還導致了自己更快的投降。
他想過魯錦睚眥必報,對他痛下殺手,也想過魯錦十分大度,給他封了爵位,但他絕沒想到,最后會是這樣一個詭異的局面
這話有點拗口,實際上則是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導致的。
楊璟的北路主力那邊,得知了水戰(zhàn)的結果,方國珍被打跑,后方無憂后,初二便開始向著崇德進發(fā),嘉興到崇德足有九十里,大軍以日行45里的急行軍速度,了兩天抵達崇德城下,還沒開打,崇德當即獻城投降。
開玩笑,連嘉興都擋不住,要堅城沒堅城,要兵沒兵的崇德怎么守?
楊璟這邊連主力,帶一路收編的補充團和獨立團,再加上騎兵團,一共16個團,七萬出頭的兵力,這可不是號稱,而是實打實的真兵,那陣勢才叫旌旗蔽日,能把小小的崇德縣圍的里三層外三層,光是看到這個陣勢,崇德守軍就嚇尿了
拿下崇德后,再往前就是杭州,此時大軍通往杭州的路上已無任何阻礙,楊璟當即派出張龍的騎兵團,先去杭州探探情況,另外再聯(lián)系一下朱壽的第二集團軍那邊,問他們什么時候過來會師。
因為在崇德沒打起來,于是楊璟只留下駐守兵力,連城都沒進,第二天臘月初四,便繼續(xù)向杭州行軍,崇德到杭州也有八九十里,預計又要走上兩天。
北路的偏師那邊,俞通海和張德勝率領的40軍,初二抵達松江,初三正式發(fā)起進攻,當天下午便攻克城池,守將方家奴在巷戰(zhàn)中被長槍捅成馬蜂窩,他從嘉興帶來的兩萬大軍也全軍覆沒,被俞通海抓了一萬多俘虜,裁汰掉一些老弱后,剩余降兵被編成三個整團。
至此,北路偏師的任務全部完成,40軍一共兩師六團,北面沿江的常熟、昆山、嘉定、上海,四座城各留一個營,統(tǒng)歸俞通海114師44團的藍春鎮(zhèn)守,這人是藍玉的大哥,常遇春的小舅子。
剛打下來的松江是個府城,而且要控制很大一片地方,于是直接留了一個主力團駐守,交給了張德勝115師46團的張宏晁鎮(zhèn)守,這人在安慶之戰(zhàn)后歸降的,跟著魯錦打過渡江戰(zhàn)役,因功提拔為指揮,現(xiàn)在也能鎮(zhèn)守一方了。
這樣一來,俞通海和張德勝他們倆各自留下一個主力團,帶著剩下的四個主力團,外加五個補充團,一共九個團的兵力,開始向杭州行進,準備去找楊璟會師。
南路的第二集團軍那邊,華云龍和徐達的42軍一路翻山越嶺,終于在臘月初一抵達武康,朱壽、徐用、郭子興這三人帶領的第二集團軍主力也掐著時間,和他們同日抵達了德清。
武康和德清本來就挨的極近,后世建國后這倆縣干脆合并到了一起,只剩下個德清,元末的時候,這兩座城之間大概只有二十多里,所以南路的主力和偏師同時抵達,也算是會師了。
兩座山中小縣本來就沒幾個兵,第二集團軍的兵力又具有碾壓級別的優(yōu)勢,這兩座小城也毫無意外的被當日攻克了。
至此,整個太湖南路,第二集團軍的第一階段任務也全部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