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7章
詹鼎的大膽計劃
對于戰(zhàn)事規(guī)劃而言,魯錦最大的優(yōu)勢,其實是他扎實的地理知識,和這個年代普遍連一縣之地都沒出過的普通百姓,甚至和那些稍微有些見識的書生相比,他起碼系統(tǒng)性的學過現(xiàn)代地理。
而且他還有個超強外掛,就是存在手機里的離線地圖,用這個時代的地圖和后世的地圖稍微對比一下就知道,元末這個時代相比于后世,是缺少了很多城市的。
夏煜所說需要進攻的二十座城池,在地圖上看起來有些很集中,有些卻特別分散,如果按照魯錦的話來說,就是大致形成了三個城市群。
從六安往西走,拋開中間孤零零的固始城不談,第一個城市群就在汝寧府轄內(nèi)的淮河兩岸,這一片僅僅方圓二百里內(nèi),就集中了光州潢川、光山、息州息縣、羅山、信陽、真陽正陽六座城池。
第二個南陽城市圈,以南陽為中心,方圓二百一十里內(nèi),就有唐州唐河、新野、鄧州鄧縣、南陽、鎮(zhèn)平、內(nèi)鄉(xiāng)、方城,七座城池。
第三個襄陽城市圈,因為這里是通道城市,地形比較狹窄,實際上的城池并不多,只有襄陽、南漳、宜城這個鐵三角,再繼續(xù)往南就到了荊門和安陸,也就是徐壽輝的地盤了
這么看起來,城池還挺集中的是吧,但是六安到信陽都市圈最近的光州足有360里,還是地圖上的直線距離,真正走起來,可能要接近四百里。
而信陽都市圈最西面的信陽,到南陽都市圈最東面的唐河,同樣有近四百里路,幾個城市圈之間太過割裂,即便中間有一座零星城池,也完全無法起到穩(wěn)固戰(zhàn)線的軍事作用。
于后勤而言也十分不利,城池太過分散就意味著民夫運糧需要穿越近四百里的無人地帶,中間連個歇腳的地方都沒有,很容易被敵軍掐斷后方糧道,這對十幾萬大軍而言是十分致命的。
而夏煜提出的解決方案,就是筑城,移民屯墾,你不是缺少城池嗎,那我就直接在空地上筑城,很笨的辦法,但卻簡單有效!
夏煜當即詳細解釋道,“六安到光州之間,這幾百里路就只有一座固始城,固始是肯定要拿下的,但只有一座固始又太過單薄,因此我建議在靠近大別山北麓的山腳下,擇址筑城,最好建兩座。
“比如固始的史河上游,有兩條發(fā)源自大別山的支流,可以在這兩條支流的源頭山腳處各建一座城池,這樣從六安到光山,有這兩座城池在中間接力,每一段路程最長都不超過120里,急行軍兩天的路程,日行軍30里最多也只需四天,這樣糧道就能穩(wěn)固許多。
“軍事上,這兩座新城也可以和固始互為犄角,三座城池互相支援,就不容易被敵軍攻破?!?/p>
魯錦一邊看著夏煜在沙盤上比劃,一邊拿出另一卷他描來的后世地圖,發(fā)現(xiàn)他所說的史河上游的兩條分支,后世還真在這里有兩座城,就是金寨和商城。
好家伙,難不成是巧合?其實出現(xiàn)這樣的巧合也很正常,中國是農(nóng)耕民族,既然要農(nóng)耕,那肯定優(yōu)先選擇河水兩岸的土地啊,如果一定要在這里建城的話,金寨和商城還真是最優(yōu)選。
魯錦當即點頭道,“你選的這兩個地方不錯,有山有水,又不缺平原開墾,軍事上當作兩個中轉(zhuǎn)站也是很好的,你繼續(xù)說,還有哪些地方要筑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