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5章
為有犧牲多壯志
九月二十八日,東荊河邊的這場戰(zhàn)斗說明了一個問題,圣武軍即便在缺少火炮的情況下,僅靠火槍兵和長槍步兵跟敵人貼身肉搏,憑借著一直打勝仗帶來的士氣,以及圣武軍較高的披甲率,面對兩倍于己的元軍主力時,仍然有戰(zhàn)而勝之的能力。
可同樣也暴露了一個缺點,不先用集群火炮將敵軍軍陣打崩,直接派火槍兵和步兵上去肉搏,雖然贏是贏了,但這樣的打法對己方造成的傷亡太大,大到讓各級將領都有些難以接受,甚至說這仗是慘勝也不為過。
阿思蘭的四萬元軍擺出的陣型,五個軍陣,左右中后都是各五千人,唯獨在前軍放了兩萬人,這種前重后輕的兵力分配,不論是防守還是進攻,都能有很強的戰(zhàn)斗力。
而金朝興這邊本來就兵力劣勢,所以壓根沒有什么前中后左右五軍,只有左中右三路,沒有中軍,后軍也只有車營負責掩護,并不參與進攻,其他所有兵力,分左中右三路共同突擊!
其中左右都是各四千人,中軍兩個營火槍兵加101師三個步兵團,一共一萬兩千六百人,12600人去硬撼對面兩萬人的前軍,想想也不容易,即便火槍兵在兩軍交戰(zhàn)前就已經(jīng)打掉了對面約兩千人,可兵力還是126比18,劣勢依然明顯。
因此為了加強己方的攻擊力,提升己方士氣,金朝興這個本該坐鎮(zhèn)中軍指揮的督師,不得不親自到第一線帶領全師拼殺,這么做的效果自然很明顯,圣武軍這邊確實只靠一次突擊就打穿了對面的前軍,但自己這邊也付出了重大的傷亡。
首先是金朝興這個督師,因為沖在最前面,身邊又是督師旗,他身上那副魚鱗甲又那么與眾不同,在兩軍之中很是顯眼,于是遭到了元軍的集火。
身中數(shù)箭,有兩箭射穿了身甲,射進了腰腹之中,當場就疼的不行了,但是為了維持士氣,讓士卒們看到己方的戰(zhàn)旗并沒有倒,他還是折斷箭桿,咬牙站在最前面死撐,身邊的擎旗手更是換了一個又一個,有不下十個擎旗手被射死他周邊。
同為101師的將領,三個團指揮使中,郭子興的小舅子張?zhí)煊右苍谶@場戰(zhàn)斗中當場戰(zhàn)死,身披數(shù)十創(chuàng),血都流干了。
另一個指揮使侯正,巢湖出身的老人,廖永安的心腹,受輕傷。
負責在全軍最前面指揮的,禁衛(wèi)第五師火槍團團指揮使張珍,這個被張溫從老家張家洼村子里帶出來的同族兄弟,跟隨魯錦一起到巢湖投軍的800青壯之一,同樣壯烈犧牲。
禁衛(wèi)第五師督師,兼五師先登團指揮的宋國興,這個被魯錦十分器重的年輕人,又被派去鄧順興的團練里當了大半年細作,魯錦答應他們,等他們把鄧順興這支部隊拉回來,自己就給他們升官。
這次回來果然升官了,直接做了禁衛(wèi)第五師的督師,可才出征不到一個月,此戰(zhàn)戰(zhàn)前還在說問題不大,可以一戰(zhàn),年僅18歲的少將督師,也戰(zhàn)死在東荊河畔
沖在最前面的兩個營火槍兵,在打完了三輪齊射后一起發(fā)動刺刀沖鋒,可是面對這個時代的精銳披甲步兵方陣,肉搏中并沒占到優(yōu)勢,兩個營一共1800人,同樣死傷慘重,活下來的僅剩三百余人,其中還有一半帶傷,無傷的好人只有不到150人,可以說這兩個營的火槍兵已經(jīng)十不存一。
金朝興的101師三個步兵團,戰(zhàn)死者也有兩千左右,再加上兩翼和后陣輔兵車營的傷亡,此戰(zhàn)僅當場犧牲的就有四千人以上,其余傷員也有三千左右,總傷亡近八千,這支兩萬二千人的偏師幾乎折損過半。
參戰(zhàn)的一共五個師團級將領,一戰(zhàn)死了四個,僅剩101師的侯正受輕傷,但還活著。
在阿思蘭的元軍前陣被沖垮之后,炮營又順著前軍撕開的缺口,對準元軍中軍連射了六輪開榴彈,加上元軍前陣的潰兵沖擊,威順王寬徹普化見勢不妙,又帶著自己的親兵逃跑,一連串的打擊直接帶崩了元軍中軍,圣武軍順勢掩殺銜尾追擊,很快將元軍后陣也跟著沖垮,元軍的左右兩翼,也被另外兩個營的火槍兵和重甲陷陣營擊潰。
就在元軍全面潰敗之際,身負重傷的金朝興見大勢已定,頓時泄了最后一口氣,終于撐不住了,彌留之際,只見到訓導官蘇靜不知何時來到自己身邊,抱著他失聲痛哭,可金朝興卻什么都聽不見,只覺得耳朵嗡嗡作響。
他交代蘇靜主持全軍大局,還說了魯錦的那句名言,宜將剩勇追窮寇,不可沽名學霸王,要對敵軍趕盡殺絕,不可放過一個,并且要一路攆到江陵城下,趁著現(xiàn)在江陵空虛,把江陵也打下來,不要浪費這次的機會。
見到蘇靜連連點頭表示同意,金朝興這才咽下最后一口氣,成為此戰(zhàn)犧牲的最高級將領。
此戰(zhàn)圣武軍雖然死傷慘重,但阿思蘭的四萬湖廣元軍主力也沒落得什么好,東荊河一戰(zhàn)當場被陣斬了兩萬余,被俘虜一萬,還有六千多殘兵向江陵潰逃,但一直處于被圣武軍追擊的狀態(tài),早晚也得死在101師手里。
另外這一仗還涌現(xiàn)出一員猛將,禁衛(wèi)第五師的督師兼先登團指揮宋國興戰(zhàn)死之后,先登團二營的營官顧成一戰(zhàn)成名,率領自己的營從元軍右翼突破,陣斬元軍副將黃禿倫歹,又沖入元軍中軍單殺了元軍主將阿思蘭,接著又奪過馬匹,單槍匹馬追擊元軍潰兵,把威順王寬徹普化也活捉了回來。
陣斬敵將兩員,生俘元朝宗室親王,立下此戰(zhàn)最大的功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