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2章
大帥想法真是天馬行空
第142章
大帥想法真是天馬行空
這次去肥西鐵廠視察,魯錦還帶著一群廬州城的工匠,他準備在肥西這里建立一個大型兵工廠,從冶金到鑄造,再到機加工,一條龍的生產(chǎn)基地。
一行人還未走到地方,遠遠的就看到兩座矗立在露天的高爐,不斷地蒸騰著熱氣,將高爐上方的空氣都吹的一陣扭曲。
再走近一些,還能看到有上百名泥瓦工,正在給水渠中砌磚,這條水渠是從淝河里引出來的,用來給鐵廠的水力機械提供動力。
“大帥,前面就是用您說的辦法,修的臥式水輪,這種蝸流式水輪力量很大,比尋常的立式水車好用的多?!备陉犖橹械脑S濟川連忙向魯錦介紹道。
魯錦點點頭,雖然他不是研究水動力的,但是對水輪機基礎(chǔ)概念還是懂一些,傳統(tǒng)的下沖式水輪是效率最低的,歐洲工業(yè)革命之前的水力工廠一般都用上沖式水輪,但是建造這種水輪對地形要求極高,需要較大的水流落差。
合肥周邊都是大平原,顯然造不了上沖式水輪,就算能造也得大規(guī)模改造地形,那工程量就太大了,所以魯錦就借鑒了水力發(fā)電機的臥式水輪,相當于把水車平放在地上,再修一條弧形的引水渠,從切線角度沖擊水輪,就大功告成了。
好處是不需要大的水流落差,只要水量充足就能保證效率,壞處是需要一套齒輪傳動,將水平轉(zhuǎn)動轉(zhuǎn)化成垂直旋轉(zhuǎn),但造一套木頭齒輪顯然比改造地形容易的多。
一行人來到水渠邊,魯錦從那些工匠和的灰泥中挑起一些,看著顏色比較顯白,便問道。
“這是什么灰?用這個砌磚應(yīng)該不怕水吧?”
許濟川當即道,“大帥,這是用石灰和陶土和的灰泥,最是堅固,不怕水沖,再說就算有水沖,只要定期修理即可?!?/p>
魯錦再次點點頭,原始版的水泥中國也有,常見的磚砌建筑就大量使用這種傳統(tǒng)水泥,不過和歐洲的原始水泥還有些不同,歐洲是把石灰和粘土混合后燒結(jié),再磨成粉,中國是直接燒石灰,再用石灰跟粘土和泥,少了一步混合燒結(jié)的步驟。
但中國這邊的水泥還比歐洲多一種成分。
“大帥,其實若要水渠更加堅固,還可以往灰泥中加入糯米,只是如今我們錢糧緊張,故而我才做主把這一道省了?!?/p>
許濟川說完便小心的看著魯錦,以為魯錦會怪罪他,誰知魯錦反而夸獎道。
“糧食是給人吃的,本就不該用于砌磚,這哪是用米砌磚,分明是人血人骨,你做的好,以后再造其他建筑,一律不許往灰中加米。”
許濟川聞言愣了下,一時間五味雜陳,半晌才恭敬抱拳道,“是,屬下謹記。”
等到了鐵廠的時候,魯錦發(fā)現(xiàn)兩座高爐有一座還在烘爐,就是干燒柴禾,把里面的耐火土烘干,順便給爐膛加溫,另一座已經(jīng)開始出鐵了,他們到這里的時候,付世才兄弟正在指揮出鐵和投料。
六米高的豎爐旁修了一道斜坡,有工匠合力推著一輛小車,從爐頂投入焦炭、礦石和石灰,旁邊還擺著一個巨大的木制風箱,由人力推拉,幾組人不停的輪換,不過在風箱背后,那邊已經(jīng)預留了機械接口,等水車修好就能改成水利驅(qū)動了。
不遠處的堆場里已經(jīng)儲備了足夠的焦炭和礦石,還有石灰,上面搭了一個棚子用來防雨雪。
畢竟焦炭是先開工的,爐子這邊建好之前,巢縣都已經(jīng)煉了一個月焦炭了,哪怕這邊有三四座高爐一起開工,焦炭也足夠這邊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