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家伙,一本歷代皇帝世系族譜,一本歷代皇帝登基干支紀年,全齊活了,想考證是吧?不嫌累就自己翻書去查。
古代雖然年號一直換,但干支卻是歷朝歷代通用的,六十年一個甲子輪回,童叟無欺,慢慢往前倒,只要你想算,總能算出來。
眾人一看這架勢,還考證個屁啊,魯錦既然早有準備,那肯定早就算出來了。
下面坐著的秦從龍捋了把胡子,當即好奇問道,“在下還真沒考究過軒轅黃帝登基至今多少年,既然大帥早已算出,那就直接公布吧,真有誰想考證的,就讓他自己翻書去?!?/p>
魯錦點點頭,這才說道,“按照多部史書記載,軒轅黃帝是二十歲登基,距現(xiàn)在已有4049年了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是今年的十月底,也就是說,再過兩個月,到了明年便是4050年?!?/p>
魯錦是怎么知道黃帝紀年的,其實還跟他們學校搞的航天項目有關(guān),中國航天經(jīng)常用上古神話中的東西命名,比如火星探測器‘祝融’啊,中國首顆太陽觀測試驗衛(wèi)星‘羲和號’啊,這個用的就是中國神話中太陽女神的名字命名。
魯錦也沒少研究上古時期的神話故事和歷史,當初搞載人登陸月球車的時候,他還提議命名‘望舒’來著,只是最后沒通過罷了,那玩意的名字是全國征集的
黃帝紀年其實后世早就推算出來了,一個簡單的記法就是用西歷加上2697年,即等于黃帝歷,考證方式就是魯錦剛才提到的那兩本書,他還記得那兩本書的名字,于是就讓人滿城去找,還真從一個書商那里找到了。
至于怎么確定元末對應的西歷?要是穿越到別的朝代魯錦還真不好確定,可偏偏歷史上元末這個時候,東西方兩個文明同時爆發(fā)了足以改變歷史走向的大事件,這就比較好記了。
中國這邊爆發(fā)了紅巾軍起義,建立了明朝,與此同時,西方則爆發(fā)了黑死病,大災難結(jié)束后開始了文藝復興,對于雙方來說都是重大的歷史轉(zhuǎn)折點。
而元末對應的西歷,1350年就是至正十年,現(xiàn)在至正十二年,也就是西歷1352年,那么再加上2697,即可得出黃帝歷是4049年。
“沒想到真的已經(jīng)超過四千年之久了啊?!?/p>
就在眾人聽到這個數(shù)字,不禁發(fā)出陣陣感慨之際,秦從龍這老頭卻再次提出問題。
“既有了明確的年份,那就只剩下年號了,軒轅黃帝那時可沒有年號,若改用黃帝紀年,具體年號該用什么?”
這次應聲出列的,是之前那個錢用壬,只見這人出列朝魯錦拱了拱手才說道,“這天下第一個年號乃漢武首創(chuàng),名為建元,有建立基業(yè)之意,但又是軒轅黃帝始創(chuàng)干支,自此中國才有了紀年。
“按理說建元這個年號用在黃帝歷上才更對,不過既然已經(jīng)被漢朝用過,也是為了防止與漢朝那個建元混淆,在下私以為可以用‘開元’,有開創(chuàng)基業(yè)之意,用在首創(chuàng)干支的軒轅黃帝身上,倒也合理?!?/p>
在場眾人聞言頓時贊道。
“開元好,簡單又不失其真意,開拓進取,建立基業(yè),正適合軒轅氏這位開創(chuàng)華夏數(shù)千年基業(yè)的人文初祖?!?/p>
然而魯錦卻好似不怎么滿意的樣子,直接問道,“諸君還有其他意見嗎?”
眾人聞言一愣,不明白魯錦為何還不滿意,下面那個來自句容的孫炎想了想,再次出列奏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