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濟州島,明國皇帝說要拿去,以濟州島為基地,靠前部署水師,用來抵御倭寇,這個理由倒是說的過去,而且如今倭寇也確實猖狂,有明國幫咱們分擔一部分倭寇的壓力,也並非全是壞事。
“再加上濟州島本來也人口不多,賦稅更是沒幾個,讓給明國也並非不可,但臣覺得這事可以當作談判的條件,比如我們讓出濟州島給大明,來換取大明還回咸興和永興二府。
“實在是雙城總管府對我們的威脅太大了,西面以鴨綠江為界,好歹還有龍州新義州和西京平壤作為屏障,就算明軍想渡江南下,一時半會兒也打不到開京,我們還有足夠的時間調(diào)集軍隊反撲回去。
“但雙城總管府則不同,那里是東岸唯一的一塊平地,可以駐扎重兵,而且與京畿之間,只有元山一道山谷相隔,一旦明軍從雙城總管府南下,只需攻破元山的山口,后面就是一馬平川,再無阻隔,可從元山直插京畿腹心,到時候我們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,明軍可能就要兵臨開京城下了。
“故而臣以為,濟州遠在海外,民少地貧,猶如雞肋,可以捨棄,但雙城總管府一定要想辦法要回來,否則這就是一柄懸於頭頂?shù)睦校S時有滅國之危?。 ?/p>
王顓聞言也不禁皺眉擔心起來,高麗自認為能夠抵擋中原大國的唯一倚仗,就是半島多山的地形,而且高麗還多是山城,不論是隋朝還是大唐,打高句麗都被這連綿不絕的山地噁心的不行。
而雙城總管府和元山恰好是個例外,從元山進攻半島的話,只有一道山口可以作為屏障,一旦突破這條防線,后面就真的一馬平川了,這相當於大明拿槍抵在了高麗的后腦勺上,大明無意圖謀高麗倒也罷了,如果大明真想對高麗動手,高麗想擋都擋不住。
但凡是個熟悉半島地形的人,都肯定會為了這地緣政治感到擔心。
於是王顓當即對廉悌臣說道,“愷叔先生以為如何,這咸興和永興二府,確實對我高麗威脅甚大,孤愿用濟州島作為交換,同大明換回二府,不知這條可否放在談判當中?”
“這”廉悌臣當即皺了皺眉,“談倒是可以談,但那明國皇帝頗為霸道,若他堅持不換,還強硬索要濟州,這又該如何是好?”
此言一出,王顓和鄭世云都皺起了眉,是啊,就魯錦表現(xiàn)的霸道作風,他肯交換土地就有鬼了。
王顓不得已再次將目光投向了鄭世云問道,“若明國堅持不還,將軍可還有什么辦法保障京畿安全?”
鄭世云想了想才無奈的道,“那就只有在元山的山口處筑起堅城險隘,派大軍長期駐守了,如此才有可能抵擋明軍一二?!?/p>
王顓思慮半晌才說道,“恐怕也只能如此了,不過愷叔先生還是要盡力去談一談,哪怕多給些貢品,只要能討得那明國皇帝歡心,換回咸興和永興二府,也是值得的?!?/p>
廉悌臣當即點了點頭,然后又提出一個問題,“此次我國向明國稱臣納貢,必然讓明國占據(jù)主動,若他們真像臣預測的那樣,獅子大開口,對我國敲詐勒索,又該怎么辦?”
這次王顓倒是沒有猶豫,當即道,“先生剛剛不是還勸孤要忍辱負重,抓緊時機治理國內(nèi)民政嗎?此時怎又問起孤來了,只要明國不與我高麗開戰(zhàn),愿意給孤封王,承認我高麗的地位,便是索要的貢賦多一些,只要我們能拿出的,就先給他便是。
“等我們治理完內(nèi)政,國內(nèi)恢復了元氣,對明國有了一戰(zhàn)之力,過幾年再商量縮減貢賦,也無不可,到時即便明國強硬,只要我們能擋住明軍兵鋒,他們也無法強迫我們什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