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9章
下不為例
聽到魯錦以漢四郡為要挾,廉悌臣頓時汗如雨下,如果他再不識好歹的繼續(xù)爭下去,還要堅持討論收復失地的話,那魯錦可就有理由拿漢四郡說事了。
你要收復失地是吧,行啊,那就好好論論,這高麗半島到底是誰的失地!
廉悌臣剛才還不卑不亢,口若懸河跟魯錦爭辯,可現(xiàn)在卻瞬間結巴了起來,“小,小臣不敢,既然陛下執(zhí)意不肯歸還二城,那下國便將二城獻與天朝就是?!?/p>
“歸還?還給誰?看來你還是不長記性!”魯錦當即站起身來,走到廉悌臣面前,居高臨下的俯視著他說道。
“既然今日說起了收復失地,那就好好論個清楚,這遼東之土究竟是誰的失地?也好叫你們明白。
“兩千多年前,自半島有人生息以來,最早建立的邦國是箕子朝鮮,箕子乃殷商宗室,姬周的封臣,武王伐紂,姬周建國之后,箕子才被周天子分封到半島建立朝鮮封國,此為半島第一個邦國。
“之后秦朝覆滅,漢朝建國,漢朝的叛臣衛(wèi)滿,率千余人逃竄半島,滅亡了箕子朝鮮,並取而代之,是為衛(wèi)滿朝鮮』,而這衛(wèi)滿又是燕國宗室,姬周封臣,姬姓衛(wèi)氏,名滿,不論從何處算,他都是我中國之人!
“再往后,武帝將衛(wèi)滿朝鮮滅國,在其地設立漢四郡,是為玄菟、真番、臨屯、樂浪四郡,此四郡之地,皆中國自古以來的固有領土。
“之后玄菟郡下轄之高句麗縣再次叛漢,僭越稱國,又趁著漢朝滅亡之際,遷都平壤,逐漸在半島做大,彼時在半島最南端,高句麗以南,還只有名為三韓的幾個未開化的蠻夷野人部落,后來三韓又逐漸演變?yōu)榘贊⑿铝_兩國。
“至隋唐時,高句麗和百濟先后為大唐所滅,半島只剩東南一隅之地的新羅一國。
“而你們王氏高麗,本是新羅叛將王建篡位所建,后又吞併百濟之地,又逐漸北擴,侵占我中國漢四郡之固有領土,才有了如今的模樣,但高麗一直奉中原的后唐和前宋為宗主,乃是天朝的藩屬,朕說的不錯吧?”
見魯錦直接把高麗的老底都揭了出來,廉悌臣哪里還敢還嘴,只得趴在地上裝死聽著而已。
可魯錦卻絲毫不給他留情面的繼續(xù)說道,“朕知道你們高麗朝堂和士人之間,一直有認高句麗做祖宗之說,主張向北面的遼東擴張領土,收復所謂的高句麗故地』,可爾等亂認祖宗,胡亂攀親,好歹要有個度啊!
“朕,姬姓公輸氏,乃姬周中華正統(tǒng),無論是身為姬周封臣的箕子朝鮮,還是從漢朝叛出的衛(wèi)滿朝鮮,論其源頭,皆出自天朝中國,那衛(wèi)滿兩千年前還和朕的先祖是同宗同族!
“即便是高句麗,原本也不過是漢朝遼東四郡的一個小縣而已,跟你們新羅有個屁的關係?
“你們王氏高麗原本就出自新羅的一個叛將,再往上追溯,也不過是三韓的野人部落而已,一群茹毛飲血,不識文化為何物的蠻夷猴子,才從樹上下來,學人穿了幾年衣裳啊,這么快就把祖宗忘了?還攀附高句麗為祖先,向朕討要失地,你們也配?!
“一群數(shù)典忘祖,亂攀親戚的東西,既然你們想不起來,不如朕教教爾等,朕看這王顓的爵位也不用叫什么高麗王了,乾脆叫新羅王好了,也好叫他知道自己祖上究竟是從哪來的。”
一直趴在那里被訓得跟孫子一樣的廉悌臣,聞言卻頓時面色大變,當即道,“陛下,此事萬萬不可,還請陛下收回成命!”
魯錦卻瞥了他一眼說道,“怎么,敢做不敢認?王氏高麗不就是新羅叛將王建,篡位自立而來的嗎?朕幫他尋回祖宗,封他做個新羅王,也算實至名歸,有何不可?”
然而廉悌臣卻聽的額頭冒汗,他哪里敢答應,他要真答應下來,一回到國內就得被高麗全國人戳斷脊梁骨
棒子亂認祖宗,編造歷史,也算是半島傳統(tǒng)了,以前沒文化的時候還好,可自從學了儒家之后,便愈發(fā)覺得三韓野人部落的出身太低,不認為自己是蠻夷出身。
高麗上至朝堂,下至民間的士人圈子,一直以高句麗后裔自居,覺得如此便是中華的一份子了,他們就可以鄙視周圍的其他野人為蠻夷,關鍵是這樣還能得到高句麗對遼東領土的宣稱。
然而一旦他們接受了魯錦給的這個新羅王』的爵位,那就等於直接揭穿了高麗的老底。
一來相當於指著王氏的鼻子,罵他們是謀朝篡位的叛徒,二來相當於直接罵所有高麗人是三韓蠻夷出身,揭穿了他們自稱高句麗后裔,覺得自己是小中華』的迷夢。
一下子從天朝出身的文明人』,變成了受人鄙視的蠻夷,這你讓那些久沐華風,浸潤儒學的高麗人怎么接受的了?
嘿,就儒家文化圈這個蠻夷鄙視鏈,你就琢磨去吧,一琢磨一個不吱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