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放心吧,既然大帥早就猜到了這個,便不會讓這種事發(fā)生,大帥特意囑咐我要給你做好輔助工作,尤其是降兵的轉(zhuǎn)換。
“將來咱們渡江之后肯定還要擴軍,還要吸收不少降卒,怎么用好這些人,不讓他們反叛,大帥可是專門教了我們許多,今后打仗,那些降卒你只管交給我處置,我保證他們翻不起什么大浪,但你也得答應(yīng)我,不許坑殺降兵?!?/p>
“行,我都答應(yīng)你?!?/p>
常遇春此時被魯錦的眼光折服,連他自己都沒意識到的性格缺陷,卻被魯錦看了出來,這已經(jīng)足夠讓他驚訝了,而且魯錦還專門派個人來幫自己,又給自己帶了那么多話,言語之中的看重和栽培之意,可謂十分明顯,常遇春又怎會不識好歹,當場便答應(yīng)了下來。
第十三團從滁州撤離,移駐全椒,空出來的滁州也很快被新編的第十八團占據(jù),這是廖永忠的嫡系部隊,又是一支新編的部隊,雖然人員多為老兵,但新補充進來的三個營都是安慶的降兵,這些人對圣武軍的技戰(zhàn)術(shù)還不熟悉,所以還要留在滁州這個‘后方城市’整訓一下,才能投入作戰(zhàn)。
現(xiàn)在守衛(wèi)來安、滁州一線的,便是北線36軍下轄的106師,廖永忠任督師,領(lǐng)少將銜,兼任36軍副總管,下轄俞通源的第七團,趙仲中的第十團,和他自己的新編第十八團。
廖永忠接到新任命的時候,同時收到了一封魯錦的密信,說趙仲中不擅守城。
而且第十團里還有個李睿忠,也就是原來的李普勝,這人曾經(jīng)和徐宋有聯(lián)系,雖然他已表態(tài)要跟徐宋切割關(guān)系,忠心投靠魯錦,但防人之心不可無,魯錦建議不要讓趙仲中的第十團承擔防守一線的任務(wù),要是防御,只能用來鎮(zhèn)守后方,要是放在前線,最好投入攻勢作戰(zhàn),以免這些人瞎想,搞出幺蛾子。
廖永忠倒也聽勸,他的106師防區(qū)只有來安和滁州兩城,于是便讓自己新編的十八團守滁州,俞通源的七團守來安,讓趙仲中的第十團在兩城西側(cè)的清流水沿岸,野外扎營,作為機動兵力,隨時準備支援濠州或者來安方向。
朱亮祖的102師這邊,也是三個團守兩座城,馮勝的14團駐守定遠,朱亮祖親自帶第五團守濠州,另外還有鄭用的騎兵二團在城外做機動支援。
去年年末魯錦就告訴他們,元軍今年肯定會從北面過來鎮(zhèn)壓,北線今年的任務(wù)就是打防御戰(zhàn),頂住元廷的進攻,不讓他們打進根據(jù)地。
朱亮祖和廖永忠一直在做準備,兩人都在猜測元軍會先進攻他們倆誰的防區(qū),但是很快就不用猜了,事情的發(fā)展和魯錦提供的消息差不多,元軍的大部隊會主攻哪個方向他們不知道,但元軍的先鋒騎兵卻是直奔濠州而來。
一伙三千騎左右的先鋒踵軍,將領(lǐng)名叫徹里不花,就連敵軍數(shù)量都和魯錦猜的差不多。
一直在外線機動游弋,偵察敵情的鄭用,很快就把這個消息帶了回去。
“督師,元軍的先鋒踵軍還真來了,約摸三千余騎,果如大帥預料那般!”
鄭用回到濠州,立刻興奮的跟朱亮祖匯報道。
朱亮祖聞言眼前一亮,“他娘的,可算來了,讓咱好等了幾個月,斥候哨探清楚沒,這三千騎兵裝備如何,有無甲胄,軍紀如何?”
鄭用當即道,“都是輕騎,沒有馬甲,多為弓騎兵,用騎槍馬槊的少,兵卒倒是有一些甲胄,但估計最多也就占了三成,約摸有一千是披甲的吧。
“軍紀嘛,這個暫時不好說,濠州境內(nèi),淮河以北的百姓都被咱們遷走堅壁清野了,那伙騎兵就算想去搶劫百姓也搶不到什么?!?/p>
朱亮祖聞言當即大笑道,“哈哈哈哈,果然讓大帥給猜著了,這下淮河以北全部堅壁清野,我看他們吃什么喝什么。
“對了,你的騎兵二團,沒有在敵軍面前露了相吧?”
鄭用連忙搖頭道,“沒有,的確有些騎兵和他們交過手,但敵軍頂多以為是咱們的斥候,不會想到我們會有數(shù)千騎?!?/p>
“那就好,那咱們可以用的計策就多了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