魯錦見眾人態(tài)度一致,這時也說道,“用楚王做王號我倒是沒什么意見,但我還是那個問題,是不是現(xiàn)在稱楚王,將來建國就必須仍以楚做國號?”
“這倒也不一定,也有沒封號直接建國的先例,或未稱王直接稱帝建國的,如遼國、金國,其雖不被視為正統(tǒng),但元廷卻將其編入正史,而且五代時期,也多有此種例子,事先沒封號,直接以地建國的,倒也不是不行。”秦從龍再次解釋道。
李善長聞言則是問道,“主公可是有何顧慮,或是不愿用楚做國號?”
魯錦點了點頭,“用楚做王號尚可,但一來,先前以楚做號的國家未能一統(tǒng),二來以楚為號的國家如南楚、北楚,甚至還有前宋的偽楚等等,既未獲得天下認可,國祚也未能長久。
“所以我想,現(xiàn)在可以稱楚王,但將來建國的時候,國號能不能換一換?”
“這也不是不行,那主公可有屬意的國號?”馮國用當即問道。
魯錦搖了搖頭,“暫時還沒有。”
李善長也問道,“那主公對國號可有什么要求?”
魯錦想了想才說道,“我們是要驅逐韃虜,再造中華的,那自然是希望能與漢唐比肩的,但是最好又沒有前人用過的,還要寓意好,朗朗上口的?!?/p>
“”眾人聽完頓時面面相覷,這要求可不少,而且一個比一個難,但好在魯錦已經(jīng)給出了明確的目標,接下來就是命題作文了,看誰能想出最讓他滿意的來。
詹鼎這時也說道,“若無前人用過的,還要寓意好,能比肩漢唐,好聽好記的,那用舒國怎樣?舒國雖是春秋時的淮夷小國,但這個字寓意極好,又朗朗上口,有伸展,開放,開啟,緩解,舒暢,安詳之意。”
秦從龍聞言當即道,“那還不如用淮,你都說舒國是春秋時的淮夷小國了,又怎么比肩漢唐,再說舒還有遲緩之意,不好不好。
“漢以漢水為名,淮也是水,還是四瀆之一,水隹者為淮,是至清無垢之水,象征政治清明,沒有貪腐,淮字還寓意聰明睿智,心胸開闊,有包容寬容之意。
“且以水為名,性格沉穩(wěn),源遠流長,又象征有遠大的目標和追求,這不正好暗合主公掃平四海,一統(tǒng)天下的雄心壯志?而且水還有潤澤萬物的美譽,彰顯君主的仁愛萬民,最關鍵的是,沒有前人用過。”
眾人聞言頓時連連點頭,但卻見魯錦沒什么反應,于是李善長就問道,“主公對此字可還滿意?”
魯錦當即道,“說不上厭惡,但也稱不上喜歡,先作為備選吧,可還有別的嗎?”
“這”眾人頓時再次沉思起來。
這時包毓也建議道,“用昭字如何,召國乃周文王之子召公姬奭的封地,屬畿內(nèi)諸侯,是姬周本家,正好主公也是姬姓公輸氏。
“我們可以用日字旁那個昭,昭昭日月,灼灼其華,有光明、希望與公開公正之意,又有顯著彰明之意,寓意才華出眾,出類拔萃,甚至也多用于帝王美號,有賢德、正直、坦誠之意,如昭德、昭仁、甚至昭宗、昭君等等。”
魯錦心道,還有昭和呢,你怎么不加上
“國號大昭,似乎也不錯,主公以為如何?”李善長又問道。
魯錦則是不動聲色,“先當作備選,還有嗎?”
當作備選,那就是沒有一見傾心唄,于是眾人又開始思考起來。
這時夏煜忽然說道。
“昭有光明之意,那既然想取光明之意,為何不干脆直接用光明的明做國號?”
魯錦聞言頓時看過去,這還是第一個想到用明做年號的。
李善長當即皺眉問道,“舒取自古舒國,淮取自主公現(xiàn)有的疆域淮水,昭取自主公的姓氏,是姬周封地,你這明國又有什么說法?”
馮國用也道,“是啊,當下倒是有紅巾‘彌勒下生,明王出世’的讖語,但主公一向不愿與之為伍,也從不信什么彌勒教、白蓮教,若以明做國號,是否會引起百姓誤會?以為我們與那些燒香之軍沒什么兩樣?”
夏煜見狀當即笑了笑,解釋道,“用明做國號,確實有暗合紅巾軍讖語之意,但主公信不信其實并無大礙,只要我們不承認便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