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8章
南洋之行中
聽到李彬和陳友諒商量,可以促成占城朝貢之事,一旁的汪大淵卻說道,“遠(yuǎn)交近攻,對付安南或許有用,但占城也不可偏廢,以殿下的雄心壯志,若真圖謀安南,絕不會只對一個安南動心,這從殿下此次的布置就能看出來。”
陳友諒和李彬當(dāng)即點了點頭,魯錦都讓把情報局設(shè)到巨港去了,還直接明言說要婆羅洲的石油,還有呂宋的馬尼拉國,更是將其當(dāng)作了黎洲航線的重要樞紐,這樣的樞紐控制在別人的手里怎么行,當(dāng)然是自己掌控更好了。
再有就是魯錦跟陳友諒說過,安南和燕云一樣,燕云脫離中原幾百年要收回來,安南同樣脫離中原幾百年,當(dāng)然也要收回來,安南都收了,那占城還遠(yuǎn)嗎?
汪大淵這時又說道,“其實此處也是我中國故土,漢朝所設(shè)的日南郡,已經(jīng)到了北回歸線以南,每年有兩個月的時間太陽是從北往南照的,因此這里有些房子是坐南朝北。”
從沒來過南洋的陳友諒和李彬聞言,這才突然向附近的房子望去,剛才他們就覺得好像哪里不對勁,經(jīng)汪大淵提醒,這仔細(xì)一打量果然發(fā)現(xiàn)了怪異之處,而且這里的建筑風(fēng)格也頗具異域風(fēng)格,根本不是中式建筑,反而更像印度風(fēng)。
嗯,占城國的官方信仰是信印度婆羅門教的,占城與安南中間的順化地區(qū),就是此時中南半島上華夏文明和印度文明的交匯地,北面的安南用中國制度,中國建筑,南面的占城官方說梵語,信印度教,房子蓋的也像是印度神廟。
李彬這時才說道,“汪先生的意思是,殿下想要把占城也收回來?”
汪大淵搖了搖頭,“我可沒說,但占城確實是從中國分離出去的,漢朝時,日南郡最南邊的土人叛亂,漢軍沒有打贏,導(dǎo)致讓他們脫離了中原的統(tǒng)治,變成了林邑國,之后隋朝時隋軍又滅過一次林邑國,只是沒堅持幾個月,便又撤走,導(dǎo)致林邑國再次脫離中國掌控。
“再之后,林邑國就變成了占城,如今也不過才傳到十幾朝而已,因此從法理上看,這里絕對是我們的漢唐故土?!?/p>
陳友諒和李彬這才若有所思的點點頭,既然是漢唐故土,那就是有宣稱唄,有宣稱自然有收復(fù)的理由,兩人聞言立刻就對占城動了心思。
這三人現(xiàn)在的利益是出奇的一致,李彬是南洋情報站的總站長,魯錦答應(yīng)他們能從南洋弄回多少土地,就按功勞給他封爵,那他自然有圖謀占城的理由。
陳友諒現(xiàn)在又是海軍將領(lǐng),海軍想要有活干,那就只能打周邊海上島國的主意,這占城雖與陸地相連,但若征伐占城也肯定少不了他們海軍出力,海軍能出力,那就少不了海軍的功勞。
而汪大淵呢,他又是最理解魯錦心思的人,他見過魯錦那輛車,知道魯錦讓他去黎洲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橡膠,但橡膠在北方又種不活,那就只能想辦法獲取南洋的土地,攻打別的地方或許還有疑慮,但收復(fù)漢唐故土的理由絕對能獲得大多數(shù)人的支持。
而且他作為探洋使,當(dāng)然是從海外弄回來的好東西越多,越能證明海外的利益不可或缺,他身為探洋使的功勞也就越大,雖然汪大淵自己不圖多大功勞,但對自己的家族而言,他也不介意給族人多找碗飯吃。
李彬這才說道,“多謝使君提醒,我明白了?!?/p>
既然明白了,自然要提前做些準(zhǔn)備,李彬當(dāng)即以中國商賈的名義,跟賓童龍當(dāng)?shù)氐纳藤Z做起生意來,他找了個賓童龍本地的華人商賈,名叫林叔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