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7章
朕給你們一個表示的機會
聽到魯錦的問話,廉悌臣當(dāng)即道。
“承蒙陛下先前相助,在大都斬殺了那三姓首領(lǐng),才讓高麗得以輕鬆掃平了親元派奸佞,如今奇、盧、權(quán)三氏皆已伏法,主犯伏誅,親眷流放。
“元廷設(shè)在高麗的征東行省衙門也被拔除,從此蒙元再無操縱高麗的可能,這一切皆要仰賴陛下恩德。
“故而此事剛一結(jié)束,吾王就令臣前來拜謁陛下,當(dāng)面感謝天朝陛下之恩,並奉上國書,高麗愿奉大明為上國宗主,為天朝藩屏東海,共御倭寇,請陛下冊封高麗王爵,使兩國永修同好。”
廉悌臣說著便雙手奉上國書,由一旁的侍衛(wèi)轉(zhuǎn)交給魯錦,魯錦接過來看了看,上面無非都是些場面話,除了問候之外,就是強調(diào)兩國共同抗元,抗倭的關(guān)係,表示兩國利益一致。
接著又說高麗國小,大明國大之類的,表示愿意照舊例,向中原大國稱臣,並愿意每年給天朝獻上貢品,請求上國冊封。
后面還附帶了一張貢品清單,有戰(zhàn)馬一千匹,人參、鹿茸、貂裘之類的高麗特產(chǎn),還有高麗貢女二百人,其他的還有諸如布匹、文具之類雜七雜八的東西。
魯錦大致掃了一眼,除了那一千匹戰(zhàn)馬,和二百高麗貢女之外,其他的都不值一提,於是隨手便將國書遞給了一旁的李善長和馮國用二人,然后這才故意挑刺,不滿的說道。
“爾等這國書,寫的可不夠誠懇,還妄圖混淆視聽,渾水摸魚,就這還想讓朕賜爾國王爵,真當(dāng)朕是那么好糊弄的嗎?以為我大明的王爵如此好拿?”
廉悌臣雖然料到了魯錦會獅子大開口,對高麗敲詐勒索,但卻沒想到魯錦會拿國書當(dāng)理由,那國書可是他斟酌再三,親手所寫,還跟王顓等人仔細檢查過每一句話,生怕魯錦有什么不滿意,可現(xiàn)在魯錦居然還能挑出錯來,這實在令他費解。
於是當(dāng)即惶恐的問道,“不知國書中有何錯誤,小臣愚鈍,還請陛下明示。”
魯錦當(dāng)即冷冷的說道,“別的先不提,只說兩國共同抗元這一事,你們高麗也好意思說抗元?朕率軍北伐的時候,高麗可曾為抗元出過什么力?哦對了,你們倒是的確出兵了不假,可卻是幫著元廷共抗大明天兵,這豈非混淆視聽?如此也能稱得上共同抗元嗎?朕看你們是共同抗明還差不多!”
廉悌臣頓時額頭冒汗,覺得魯錦有些強詞奪理了,之前元廷未滅,大明也未和高麗有什么邦交,怎么可能幫大明一起抗元,再說那國書中的共同抗元,明明是在表明高麗今后的態(tài)度。
正所謂法不究及過往,現(xiàn)在剛制定的法律,還能追究以前犯下的過錯嗎?
於是廉悌臣當(dāng)即辯解道,“陛下容稟,先前出兵大都,與元廷共抗天兵之事,皆是國內(nèi)親元派所為,並非吾主本意,吾主也是受元廷脅迫,這才不得不讓元廷在高麗徵兵。
“再說當(dāng)時高麗與大明兩國還未真正邦交,兩國也未接壤,高麗國內(nèi)的親元派又勢力龐大,即便吾主想要幫大明共同抗元,也是有心無力,自身難保啊。
“而且前次派往大都的諸多親元派使者和將領(lǐng),皆已被陛下斬殺,還望陛下能夠息怒。
“自那次之后,吾主得陛下恩德與點播,已經(jīng)將國內(nèi)的親元派徹底肅清,從此與元廷劃清界限,如今兩國正式建交,下國自當(dāng)與天朝同仇敵愾,共抗元虜?!?/p>
魯錦聞言卻不置可否,再次挑刺道,“哦?你們國內(nèi)的親元派真的都肅清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