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壽輝連忙道,“還是應(yīng)以說服他歸順為主,我看那魯錦也并非不識時務(wù)之輩,其麾下也都是反元的義士。
“再說人家上次提出的條件和擔(dān)憂也并非沒有道理,我們尚且怕背一個攻擊義軍的罵名,他魯錦又怎能例外,故而不愿與劉福通產(chǎn)生摩擦,也是可以理解的。
“而且他手里可是有數(shù)十座城,十萬精銳兵馬,還有上萬騎兵和兩支強大水師,若能得此勁旅,這長江以南元廷再也不是我們的對手,就算他要價高一些,也是可以理解的嘛?!?/p>
楊普雄聞言皺了皺眉,欲言又止,最終還是忍不住說道,“陛下,若要務(wù)實,我看還是軍師說的對,應(yīng)以結(jié)盟為上,招納次之,敵對為下。
“陛下也知廬州實力非虛,若是招納的話,只去這一兩次,我看也很難說服其歸順,畢竟是十萬兵馬,其麾下還有那么多的文臣武將,知縣知府,想要把這些人全部說服,又怎是一兩次能解決的,若想真正說其歸附,我看還需從長計議。
“但相約一起對付元軍,卻并非全無可能,且是當下就有可能談成的,等咱們打跑了元軍,盡取江西之地,拿下江州和那魯錦的安慶接壤,到時兵臨城下,威逼加上利誘,不怕那魯錦不肯就范?!?/p>
徐壽輝當然是想把魯錦這支兵力攥在自己手里,但楊普雄說的也并非沒有道理,而且更有可行性。
于是便咬了咬牙,下決心道,“那就依普雄之見,結(jié)盟為主,招納為輔,先說服魯錦出兵相助,等咱們奪下江州,再跟他繼續(xù)談,跟他麾下那些文官武將談,若能說動一人歸附,不信那魯錦不肯就范,就這樣,都退下去各自準備吧。”
“是,臣等告退。”
等楊普雄和彭瑩玉離開,徐壽輝又派人悄悄把陳普文請了回去,摒退外人后,就剩兩人后,徐壽輝這才說道。
“普文,關(guān)于那廬州的魯錦,有些事你恐怕還不清楚,軍師不想令其歸附,實則是因為軍師與那魯錦有些過節(jié),因此我才不想讓普雄前去出使?!?/p>
“哦?原來如此,那究竟是何過節(jié)?”陳普文頓時好奇道。
徐壽輝這才將巢湖水師,以及彭瑩玉那兩個徒弟,趙普勝慘死,李普勝下落不明,巢湖諸將奉魯錦上位的事情說了一遍。
而彭瑩玉的心思也很好猜,一來是懷疑趙普勝是被魯錦所害,即便不是魯錦動的手,恐怕也是見死不救,二來彭瑩玉是想把魯錦做掉,然后扶持自己的徒弟李普勝上位,將魯錦那十萬大軍收到他自己手里,因此極力反對讓魯錦歸附。
陳普文聽完這才恍然大悟,“原來軍師還與那魯錦有這樣的過節(jié),那陛下究竟有何打算,此行想讓臣怎么談?”
徐壽輝當即道,“自然是令其歸附為上,歸附不成再與其結(jié)盟也不遲?!?/p>
陳普文思忖片刻,又問道,“陛下,若那魯錦有意歸附,陛下能許以什么官職?”
徐壽輝又道,“上次封他為汴梁路管勾,他以官職太低,并且汴梁如今在劉福通手中,說咱們給他封這個官,是想挑起他與劉福通相斗,他不想背個攻擊義軍的罵名,故而不受此官。
“若他這次有意歸附,而且他還掌控如此多的郡縣,我看可以給個淮西行省平章政事,許他開府建衙,他手下的那文武掌院,可以給淮西行省左右丞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