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金國的三京分別在大都、開封、和遼陽北部,其重心其實也在燕山以南。
“因此只要此次北伐,我們能收回燕云和遼東,即便遼東以北還有些殘元的勢力,他們也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。
“前宋之所以弱,便是因為沒了燕云這道屏障,而遼金之所以強,也是因為他們搶到了燕云,失去了燕云和遼東,東北的女直、契丹,這些跳梁小丑根本就不配與中國為敵!
“依臣所見,其實最該防范的并非北伐后的元廷殘部,反而是遼東以東的高麗,高麗狼子野心,對元廷本就不服,等此戰(zhàn)過后,徹底失去了元廷的管控,高麗一定會固態(tài)萌生,北上西進,奪取遼東更多的領土,這點才是朝廷最需要警惕的。”
在場眾人聞言都不禁點了點頭,對于夏煜的三個觀點,他們還是比較認同的。
中國自有史以來,南方那些山旮旯里長出的政權(quán),就從來威脅不到中央王朝的統(tǒng)治,不論是漢朝的夜郎,還是唐朝的南詔,又或是宋朝的大理,他們最多也就割據(jù)一方,哪怕是最菜的宋朝,也不可能讓大理逐鹿中原。
東北這地方雖然強權(quán)迭起,但那也是因為石敬瑭這個小人弄丟了燕云所致,遼金之所以能夠崛起,那也是因為他們白撿了中華文明的邊角之地,這才拿到了逐鹿中原的入場券,否則沒了燕云和遼東,就那群林子里的野人算個戟把。
至于烏斯藏,這個他們不清楚,因此不予評論,不說在場的諸將,其實就連魯錦也不清楚這個情況,于是他當即問道,“烏斯藏的宣政院內(nèi)亂,消息屬實嗎,你是聽誰說的?”
掌管情報局的包毓當即站了出來,“陛下,是情報局最近才得到的消息,因為不太緊急,因此還沒來得及上報。”
魯錦點點頭,又問道,“具體是什么情況,怎么個內(nèi)亂法?”
包毓踟躕片刻,整理了一下措辭才說道,“此次烏斯藏內(nèi)亂的原因,最早可以追溯到元廷滅宋之前,禍根是從那時候就埋下的。
“簡單來說,就是元廷當初劃分烏斯藏的十三個萬戶府時,因分配不均,有些萬戶府為了爭奪利益,懷恨在心,但之前有元廷壓著,倒也沒出什么亂子。
“挑起爭端的由頭,其實是元廷扶持的番僧,偏袒其中一方,打擊另一方,處置不公,這才激化了矛盾,導致十三萬戶府中,有個叫帕木竹巴萬戶府的,帶頭反抗元廷委任的宣政院使,還將宣政院使所轄的其他幾個萬戶府全部擊敗。
“這場烏斯藏的內(nèi)斗已經(jīng)打了好幾年,目前當屬帕木竹巴萬戶府的實力最強,隱隱有一家獨大之勢,元廷設置的宣政院確實也就只剩個名號了,實際上帕木竹巴萬戶府已經(jīng)不聽元廷的調(diào)遣。
“此事是情報局從大都獲知,但也只知道個大概,具體情況不明,陛下若欲知道詳情,可以在北伐時,把大都的那些番僧全都抓起來,仔細拷問,他們肯定更清楚烏斯藏內(nèi)部的紛爭,明晰了此間細節(jié),也有利于朝廷今后對烏斯藏的政策制定?!?/p>
魯錦點點頭,他對雪區(qū)的十三萬戶府知道的不多,但帕木竹巴王朝的大名他還是有些印象的,起碼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熟悉。
于是魯錦又問道,“你說是元廷扶持的番僧偏袒一方所致,究竟是哪個派系,我聽說烏斯藏的番僧分成好幾派,教義各有不同,之前怎么就沒出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