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3章
新編十四團
第153章
新編十四團
紙幣的印刷技術需要發(fā)展的時間,這個急也急不來,暫時還是只能用鍍銅的鐵錢來頂著,最多再印一些鹽引來應急。
不過魯錦暫時也沒打算弄食鹽開中制,所謂食鹽開中,就是在官方運輸能力不行的時候,讓商賈自行組織運輸隊,把糧食和軍需物資運送到前線,換取鹽引,也就是食鹽批發(fā)憑證,商賈拿到鹽引之后,就能到鹽場批發(fā)購買食鹽,再拿回去零賣。
這是宋朝就有的制度了。
不過目前魯錦的地盤比較小,暫時還不存在運輸困難的情況,等以后地盤大了,估計他也是用漕運或者海運,這樣一來,那食鹽還不如自己賣,少一道中間商,自己賺的更多。
“大帥,既然現在不印紙鈔,只鑄鐵錢,那是不是要在元帥府下再設一司,專管鑄錢之事?”李善長見魯錦暫時沒有印鈔的打算,便直接建議道。
魯錦聞言點點頭,“這是自然的,就暫時先設一個鑄幣廠吧,先掛靠在肥西鐵廠下面,省的另開爐灶了,一個鐵廠兩塊牌子,管理就掛在文院財戶司下面,置一主事專理鑄錢之務。”
李善長愣了愣,他原以為魯錦要把鑄錢機構放在秘書局下面直管的,沒想到卻放在了文院財戶司下面。
這里面自然還是有些區(qū)別的,放在秘書局,那他李善長身為掌書,自己手中的權力無疑會更大一些,但是放到文院,雖然秘書局仍然能管,但就不是自己直轄了。
不過既然魯錦已經做了決定,他也不好說什么,不然倒顯得自己貪權。
于是李善長便道,“如此也可,大帥,除了鑄錢,另外還有一事,如今我軍皆用暗甲,所需布匹不少,要不要專設一廠用來織造布匹?”
之前魯錦給廬州的四家商賈用紡織技術換糧食,如今飛梭織布機已經做好,何家和范家都已經開始大量制造織布機了,就等著今年棉麻種出來大干一場。
李善長當初見魯錦第一面的時候,就看到魯錦在元帥府指導工匠造織布機,如今親眼看到兩家商賈都開始下手了,他便想著也弄一家官辦織廠,不然從商賈手中購買布匹太過昂貴。
或許布匹本身不貴,奈何圣武軍有那么多人,軍服和甲胄都需用布,用量還是很大的。
魯錦卻搖了搖頭,“咱們自己開紡織廠就免了,只從那兩家工廠收取實物稅便可,布匹這東西,也就短時間用量大,等給全軍換裝之后,以后再自己經營個紡織廠就在再無必要?!?/p>
想了想魯錦又道,“兩家所產布匹,按十稅三來抽實物稅,告訴他們這只是暫時的,以后的稅收則要根據具體情況再行調整。
“收上來的這些布匹若是還不夠用,就用鹽引來換,自己經營紡織廠,投效多,回本慢,等你把工廠籌備好的時候,我們可能都過江去了?!?/p>
“是,那臣先去把鑄幣廠的事安排下去?!崩钌崎L聞言便放棄了這個想法,當即跟魯錦拱手告辭。
等這人走后,魯錦又在教導營看了看,然后趁著下課間隙把楊換叫了過來。
“大帥有何吩咐?”
看著面前年僅十五歲的稚嫩少年,魯錦很是滿意,楊換作為教導營的營官,又是魯錦的親傳弟子,不僅要自己學習數學,還要一邊學一邊當老師,教給教導營的其他孩子,能力還是很不錯的,于是便夸獎道。
“我剛才看你講課,講的不錯,最近教導營的學習如何?”
楊換當即答道,“回大帥,還算順利,如今整個教導營也就不足五百人,其中13歲以上者不足百人,剩下最小的才六歲,也就剛開蒙的年紀,那些不必臣親自教,因此還算應付的過來。”
“嗯,做的不錯?!濒斿\又夸獎了一句,這才說出自己的真實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