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9章
咱們才是官軍
牛渚磯戰(zhàn)場,圣武軍第十三團的三個營戰(zhàn)兵,還在向港內(nèi)奮勇沖殺。
二營營官王志遠,更是率隊沖在前面,他們每人身前都綁著一個竹筒,腰后還掛著一顆手榴彈,蹀躞帶上還掛了火折子或是火繩。
王志遠是巢湖水師出身,魯錦當初剛投軍,進行第一次巢湖整編時,他還只是個班長,赤腳穿著草鞋,身上一套打了補丁的破爛衣裳,沒有鎧甲,手里拿的也是竹竿綁剪刀做成的簡易長矛,從那時就在跟著魯錦打仗。
第一次圍殺左君弼時,他終于從元軍尸體上扒下一身衣服和鞋子穿,后來打下廬州,圣武軍正式擴軍成立時,他被升為排長,還娶了媳婦,分了田,手里的竹竿也換成了從元軍繳獲的正經(jīng)長矛。
第二次對陣康茂才,他所在的一團率先攻破敵陣,立下大功,戰(zhàn)后再次擴軍,他被升為連長,還領(lǐng)到了一副從元軍繳獲的鐵甲,一團也被劃為魯錦的禁衛(wèi)軍序列。
再后來去打全椒和滁州,那次他雖然沒出力,但負責護送魯錦去前線,還是跟著沾了光,戰(zhàn)后再次擴軍,常遇春升為指揮使,但他手下沒有合適的千戶營官,于是魯錦就從禁衛(wèi)團里把王志遠那幾個連長派到了常遇春手下,升為千戶營官。
王志遠是做夢也沒想到,他有一天能做到千戶那么大的官,手下管著八九百個戰(zhàn)兵,現(xiàn)在晚上摟著媳婦睡覺,想著家里的那些田長滿了莊稼,還有自己的官身,他做夢都會笑醒。
再后來他跟著常遇春,奉命駐守在滁州,又移駐全椒,雖然沒什么仗打了,可他卻覺得日子越來越好過了。
他以前是疍戶出身,幫著家里操船打漁,兼職跑跑航運,給人送個貨,為了搞清楚賬本上寫了什么,還有那些貨都是什么東西,他才提著兩條魚拜村里的老書生為師,學了些文字和算數(shù),雖然會寫的字不多,但好歹打下了基礎。
后來移駐到全椒,上面分配了訓導官,不僅要管他們軍法,管他們糧草,還要教士卒識字算數(shù),唱軍歌,王志遠可高興了,每日都拿著那本‘速成兵法’,讓訓導官教他,兩個人就這么一起學‘怎么當師長’。
王志遠還時常教導手下士卒,說當初我找人拜師識字,多么不容易,家里窮,還要把最好最大的魚拿去給先生當束脩,現(xiàn)在大帥把先生派到軍營里,免費教你們讀書,你怎么敢不好好學的?
之后便是沒日沒夜的訓練,學習,王志遠最開始只會鴛鴦陣,那還是魯錦在巢湖邊手把手教的,后來又學了大槍方陣,直到他升為千戶營官,發(fā)了這本‘速成兵法’,他才學會了高級軍官應該怎么帶兵,打仗的時候都應該干什么,注意什么。
他學會了各種武器的使用方式,各軍兵種的特點和運用方法,學會了看地圖,擺沙盤,學會了‘一點兩面,圍三闕一,集中兵力攻擊敵軍的薄弱點’,學會了‘四組一隊的連排級戰(zhàn)術(shù)協(xié)同’,學會了‘如何布置伏擊兵力以及挑選伏擊地點’,學會了戰(zhàn)陣廝殺的常見陣型。
學會了‘大小三才陣,突擊方陣,圓陣和空心方陣’,學會了‘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,怎么打運動戰(zhàn),怎么避實擊虛,避敵主力,誘敵深入,集中優(yōu)勢兵力將敵軍逐個擊破’。
學會了‘穿插迂回,分割包圍’,以及‘重兵合圍’,‘圍點打援’,‘防守反擊,彈性防御’,‘什么又是杠桿戰(zhàn)術(shù),找到一個戰(zhàn)場上勢均力敵的支點,正面佯攻,側(cè)翼狂飆突進’,‘什么是三猛戰(zhàn)術(shù)’,‘什么是四快一慢’,‘什么是鉗形攻勢’。
可以說,學會了這本速成兵法,他就已經(jīng)從漁民的兒子,進化成戰(zhàn)術(shù)大師了。
王志遠很喜歡這本兵書,對魯錦也崇拜不已,這本書沒什么深奧難懂的句子,沒有那些之乎者也,也沒有什么模棱兩可的話,更沒有孫子兵法那種句句都是大道理,卻一點實用知識不講的尷尬,通篇都是大白話,淺顯易懂,看了就會,這才是適合他們的兵書,沒有學習門檻。
可他們營的訓導官卻總吐槽,說用這本兵法教出來的不是戰(zhàn)將,而是戰(zhàn)匠,通通是流水線將軍,全都一個模子刻出來的,打起仗來也全都一個路數(shù),內(nèi)容匠心太重,缺了點提綱挈領(lǐng)的東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