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8章
俘虜?shù)霓D化
下午的當涂城的府衙中,等帥府一眾文官武將都到位后,魯錦這才有空來接見前來投奔的陶安等人。
“先生請坐,上茶?!?/p>
“多謝明公?!?/p>
魯錦呷了口茶,這才問道,“先生覺得元廷還有救嗎,義軍可能取勝?”
“這個”陶安聞言仔細思索起來。
現(xiàn)在是1352年,可不是原歷史上朱元璋率軍渡江的1355年。
那時候脫脫都已經(jīng)死了,元廷的百萬中央軍也土崩瓦解,元廷已經(jīng)進入了死亡倒計時,再也拿不出一股中央軍用來鎮(zhèn)壓紅巾了,天下已經(jīng)徹底進入了群雄割據(jù)的軍閥時代。
原歷史上的陶安,也是在那個時候投奔的朱重八,但現(xiàn)在的局勢可跟歷史不一樣,從去年紅巾軍起義以來,元廷對紅巾軍還沒正式出手呢。
于是陶安想了想才說道,“依在下來看,長遠來說,元廷必亡無疑,元廷最大的問題是貪腐嚴重,從上到下皆是如此,官府皆在尸位素餐,魚肉百姓。
“再有就是各族百姓不能和睦,元廷本是胡虜建國,入主中原,不通漢人民俗,還重用色目人壓制人數(shù)更多的漢人百姓,大帥也說了他們遣貪用惡,剝削百姓。
“還有我漢人重農抑商,而元廷恰好相反,對商賈極為優(yōu)待,又退耕還牧,除了元世祖還算重視農耕之外,其后的皇帝大抵都不將農耕當作一回事,這在中原自然是行不通的?!?/p>
“元廷的中樞問題也很嚴重,胡虜不通中國之俗,儒家之制,仍用草原蠻夷的制度,便說這大位傳承,名義上用我漢人儒家的父死子繼,兄終弟及,實則還是草原蠻夷之間打打殺殺,爭斗奪位那一套。
“誰兵強馬壯,誰才是天子,從元世祖反攻草原,建立大元之始,便開始和兄弟之間內斗,元世祖薨逝后,繼任國君又屢屢如此,二十年前更是鬧出兩都之戰(zhàn)的慘劇,打的中原各省跟著凋敝。
“而我漢人最重農耕,百姓所思所想皆是安穩(wěn),皇位能有序交接傳承才是天下之福,可胡虜卻帶著天下百姓互相內斗攻伐,天下百姓早就苦元久矣。
“再有就是元廷的胡人皇帝大多主弱臣強,屢有奸相專權,行廢立之舉,十二年前奸相伯顏終于被流放嶺南,可新上任的這個宰相脫脫,觀其行,亦是一個專橫跋扈之輩。
“今年年初,其胞弟領兵攻伐劉福通,結果被打的大敗,回到大都之后,有朝臣彈劾其弟,脫脫不僅包庇不辦,還反將彈劾之人下了大牢。
“此次徐壽輝部攻打杭州,聽說又是如此,望風而逃的省部大員們各個屁事沒有,反倒是那些沒擋住偽宋之兵的地方官佐慘遭貶謫,元廷如此倒行逆施,賞罰不明,奄有不滅之理?!?/p>
魯錦點點頭,“先生說的不錯,但這都是比較深層的原因,可若只是如此,還不足以判斷元廷何時覆滅,義軍能否勝利,所以先生對我的這個問題如何看待?”
“這個”
陶安知道這是魯錦在考他,而且之前的問題也沒說到點子上,沒讓魯錦滿意,想了想只能干脆道。
“明公容稟,在下實在不擅長兵略,但以史為鑒,可以知興替,秦末之陳勝、張耳,雖起事在先,卻為漢高、項羽做了嫁衣,漢末張角雖攪的天下大亂,最終一統(tǒng)天下的卻是魏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