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3章
東荊河血戰(zhàn)上
由于漢陽并沒多少元軍主力,只有七千多地方元軍守城,因此在九月二十日,第一方面軍抵達漢陽的次日,只用了一天,漢陽便被攻破。
拿下漢陽這個立足點之后,真正的大戰(zhàn)才剛剛開始。
廖永安任命桑世杰為水師主將,繆友珍為水師副將,兩人率領(lǐng)水師主力沿漢水前出,遮斷從沔陽、潛江、到長壽鐘祥一帶的漢水水面,截殺答失八都魯和阿思蘭的元軍斥候和信使,使敵兩路大軍失去聯(lián)系,不能合兵一處。
然后廖永安又急忙向坐鎮(zhèn)九江的秦從龍傳信,讓徐達從他的119師急調(diào)一個主力團來漢陽守城,同時讓秦從龍多往漢陽運送糧草和彈藥,尤其是各種火器的彈藥,還有守城最好用的手榴彈,急需補充。
先安排好守城,有了保底的基礎(chǔ),然后再談怎么迎戰(zhàn)兩股敵軍。
按照之前商量好的計劃,必須先派出一股偏師阻擊其中一路元軍,而且人數(shù)還不能太多,然后集結(jié)主力去打另一路,先消滅其中一個,再調(diào)頭去打另一個,將敵軍逐個擊破。
但這個時候,他們就遇到了一道選擇題,該阻擊哪個,去打哪個,派誰去阻擊。
經(jīng)過諸將商議后,眾人一致決定先去打答失八都魯,理由是這股四川元軍兵力眾多,如果只派小股兵力去阻擊的話,很可能擋不住,無法完成戰(zhàn)役目標,另一方面,如果集中六七萬主力去打只有四萬人的阿思蘭,好像又有點浪費己方兵力。
因此不如反過來,集中主力去打答失八都魯,就算己方兵力不占多大優(yōu)勢,可至少也能打個平手,而阿思蘭那一路,可以派遣一到兩個師組成的偏師去阻擊,這樣兩三萬人阻擊四萬人,兵力劣勢也不會很嚴重,不求能勝,將敵軍阻擋一段時間總不是問題。
確定了對敵的先后順序,接下來便是調(diào)兵遣將了,尤其是該派誰去阻擊阿思蘭的湖廣元軍主力,這個任務(wù)不用說就很艱巨,畢竟以少打多,不是誰都能有信心戰(zhàn)勝敵軍的。
好在面對這樣的艱巨任務(wù),第一方面軍的八位督師,除了徐達留在江西掃蕩,不在場外,剩下的七名少將督師全都踴躍請戰(zhàn),但是面對這樣的艱巨任務(wù),廖永安選人卻不得不慎重一些,最后他不顧眾人的請戰(zhàn),毅然做出決定,派自己的嫡系101師去阻擊阿思蘭的湖廣元軍主力。
用廖永安在會上的話說,這種艱巨的困難任務(wù),如果不派自己的嫡系去扛,那還算什么嫡系?如果不讓自己的親兵去,那你讓其他將領(lǐng)怎么想?會不會有拿他們當炮灰之意?
更何況101師是誰,這是圣武軍成立的第一個師級單位!還是第一方面軍的第一師!如果這個時候不去給全軍挑大梁,還算什么第一師?還算什么方面軍的主力?!
于是這個艱巨的任務(wù)就落到了金朝興的101師頭上。
當然只靠101師的三個步兵團,想要阻擋阿思蘭的四萬元軍主力,還是有些吃力,尤其是圣武軍的步兵團都是以長槍步兵為主,缺少弓弩之類的遠射武器,肉搏還行,但如果被敵軍遠距離吊射,那還是很難受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