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北線的102師,定遠一定要堅定守住,然后可以試著推到濠州一線,以濠州為緩沖帶,就算是丟了也無所謂,這樣北線就能騰出大股機動兵力用于與敵周旋?!?/p>
聽到魯錦這樣安排,楊璟這才松了口氣,當即信心滿滿道,“這樣就好,若是東線和北線各加一個團,那我拒敵就能從容許多?!?/p>
魯錦拍了拍他的肩膀,感覺楊璟這小子的壓力有點大了,當即安慰道,“不要想這么多,先拿下滁州和全椒,這是東北方向的底線,你現(xiàn)在連落腳地都沒有,想再多也實施不了。”
楊璟點點頭,這才道,“是,那我這就去準備了,今晚就帶兵出發(fā)?!?/p>
“去吧?!?/p>
等楊璟走后,魯錦又給南線的廖永安回信一封,命令南線暫時停止進攻,先穩(wěn)固防線,更換兩縣官員,內(nèi)部做好調(diào)整,再好好練練兵。
同時對安慶路的情報收集工作也不要放下,先探探桐城和安慶的底細,為下一步行動做好準備,具體什么時候動手等他的命令。
投降的廬江縣令王孝成,還有舒城縣令陳昱,這兩人一個勸降有功,一個獻城有功,都可以活命,先讓人送去廬州看管,若愿意為元帥府效力,可以等魯錦回去再安排。
等寫完給南線的回信,立刻讓傳令兵給送了過去。
廖永安他們那幾個團,應(yīng)該可以好好休整倆月了。
與此同時,南線的捷報也已經(jīng)傳到了廬州,那邊有水路相通,距離廬州還更近,其實廬州收到捷報的時間比和陽的魯錦還更早。
“大捷!大捷!廖督師兵臨舒城,舒城縣令開城投降,我軍已奪取廬州路全境!”
隨著捷報傳入帥府,留守的李善長,馮國用,還有包氏兩兄弟都無比驚喜,李善長當即道,“立刻將此捷報寫成布告,張貼于城池內(nèi)外,也讓城中軍民漲漲士氣!”
幾人都高興點頭,馮國用也捋著胡子道,“還是大帥厲害啊,這才出去幾天,就連克兩城,如今廬州路南線盡入我軍之手,防線推到了大別山下,我軍南線無憂矣?!?/p>
包毓也高興道,“等再拿下安慶,就掌握了長江中游的門戶,到時截斷長江,再拿下建康,則大事可成!”
“英雄所見略同,哈哈哈哈”
馮國用聽到這話,當即和包毓對視一眼,兩人紛紛笑了起來,他們倆都是鐵桿渡江派,認為只有拿下江南才能建立基業(yè),如今安慶遙遙在望,圣武軍又水師強大,離著他們的目標又更近了一步。
李善長這時卻說道,“南線并無元廷強兵,唯一值得注意的只有湖廣的徐宋,不過目前他們也不足為慮,大帥曾說當今天下,最要緊的是三湖之地,此乃天下人口、糧食、財富重地,得其一便可割據(jù)一方,得其二便可橫掃天下。
“我們現(xiàn)在要擔心的是,怎么跟徐宋爭搶這三湖,其中的洞庭湖我們鞭長莫及,只能看著徐宋占據(jù)了,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,盡快拿下太湖,然后爭奪鄱陽湖,就目前來說,南線已無危機。
“至于東北方,如今南線攻克兩城,大帥卻還沒回來的意思,想來應(yīng)該就是在督促東北方的戰(zhàn)事。
“相比于南線,我始終擔心的還是北邊啊?!?/p>
包毓聞言卻說道,“根據(jù)我收集到的消息,還有和陽令之前提供的消息,都已經(jīng)能夠肯定,朝廷派遣的主帥應(yīng)該是原來的浙東副元帥董摶霄,此人是大都國子監(jiān)出身,與方國珍多次交戰(zhàn),屢戰(zhàn)屢敗,更不擅水戰(zhàn),應(yīng)該不足為慮?!?/p>
李善長還是搖了搖頭。
“我所顧慮的,并非元廷的江南之兵,而是元廷的北方禁軍,尤其是如今徐宋在湖廣稱帝,元廷不可能置之不理。
“徐州芝麻李和浙東方國珍,這兩人又卡住了漕糧北上,元廷如果不平徐州義軍,那大都可是要餓死人的,到時若是元相脫脫親自領(lǐng)兵前來,徐州能擋住嗎?他們要是擋不住,下一個就是我們了?!?/p>
一直沒說話的包衡聞言當即道,“徐州義軍也兵力不少吧,聽說他們有十幾萬大軍,比我軍還多出一倍,就算他們擋不住元廷大軍,等元廷將徐州擊敗,也已是強弩之末,再來攻打我們,也未必能落得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