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遇春聞言很是興奮,當初他可是跟魯錦有過約定,魯錦親自許諾他,要是在打全椒滁州時立下戰(zhàn)功,就給他升官來著。
“此乃末將應盡之責,還是大帥英明神武,敢用我的計策,若是別人,恐怕還不敢由著我偷城,到時候就得打攻堅戰(zhàn)了?!?/p>
魯錦聽完點點頭說道,“下決心這種事情,我在兵書中已經寫的很明白了,這世上所有的軍略,都不可能有十成把握,有個六七成就值得一試,只要條件充足,為什么不敢去試?“不過話又說回來,經過你們這么一鬧,來安縣恐怕就偷不成了,你們可有想過怎么攻略來安縣?”
“這”俞通海和俞通源兩人都面面相覷,常遇春一時間也沒什么主意。魯錦干脆說道。
“為今之計,只有強攻一條路了,好在來安并非什么大城,集中優(yōu)勢兵力,強攻之下,守軍也難以幸免,周圍更是沒有敵方援軍,想要打下應該不難?!?/p>
常遇春聞言馬上再次請戰(zhàn),“大帥,這次還讓我當先鋒吧!”
“不,你此次獻策有功,又身先士卒充當先鋒,我當初便答應你,此次作戰(zhàn)若有功勞,就給你升職,你現(xiàn)在就是新編第13團的指揮使了,隸屬于東線103師,歸楊璟管轄,你現(xiàn)在要做的就是練兵,盡快把新團的架子搭起來,同時還要守住滁州?!濒斿\立刻安排道。
“這,又是練兵,那好吧?!?/p>
常遇春抓抓頭,雖然暫時沒仗打了,但魯錦給他升官,總不能拒絕吧,而且他還盼著將來能將十萬兵呢,升到團指揮只是個開始。俞通海和俞通源對視一眼,俞通海這才向魯錦問道。
“大帥,常遇春守滁州,那來安誰來打?”
魯錦路上就想好了,現(xiàn)在是一邊打仗一邊練兵,以打代練,因此要盡量給各個部隊一些實戰(zhàn)的機會,哪怕拉上戰(zhàn)場在旁邊看著,都總比干訓練強。
于是他立刻對俞通海兩兄弟安排道。
“通海啊,你的九團做一下調整,常遇春帶一個戰(zhàn)兵營,從你的九團脫離,組建新編13團在這里守城,你再從這次的俘虜中補充一個新兵營,然后這次強攻來安,你的九團來打輔助。
“主攻由通源的七團來打,我再讓十團的趙仲中調來,你們三個團一萬多人,夾攻來安,應該沒問題吧?若是兵力不夠,可以再給你們留一個騎兵營,負責外圍。
“此次攻打來安,由通海全權指揮?!?/p>
魯錦看了看身旁的鄭用說道。
“沒問題,三個團一萬五千人,還有一個騎兵營,打來安那座小城足夠了,我們何時動身?”
俞通海當即興奮起來,一次指揮三個團,還有騎兵營,這是魯錦在給他機會,多歷練幾次,說不定下一個師帥就是他了。
“這事不急,你總要等常遇春把新團編好,還有你自己的戰(zhàn)兵營也要補齊,順便還要等趙仲中的十團過來匯合,不然你怎么去打?”
“是,我知道了?!庇嵬êB勓砸怖潇o了下。
魯錦看了看幾人,這才說道,“盡快完成整編,我已任命王志遠做營長,你們再挑幾個營官出來,不然連軍官都湊不齊?!?/p>
任命軍官這是大事,俞通海立刻跟常遇春商量起來,他們初一拿下滁州,當天收攏俘虜,第二天就有不少人主動投軍,其中有兩人被他們十分看好,就是那個平定和李信。
俞通海將兩人的情況向魯錦說明后,魯錦也沒猶豫,親自見了一下這兩人,平定為人本分忠義,有些領導才能,又十分支持魯錦的廢奴廢高利貸政策,是他的野生擁躉,還有些文化,會識字算數(shù),是個可造之才。
魯錦當即任命平定做新編十三團的營官,去給常遇春當手下。
至于李信,這人愛發(fā)牢騷,武藝不錯,也有膽氣,性格粗魯沒什么心眼,說話比較直,是個戰(zhàn)將類型的打手,但無法單獨做決策,容易沖動,于是被任命為九團的營官,補常遇春離開之后的空缺。
這樣一來,九團的編制是補滿了,但常遇春的團還少一個營官,魯錦干脆大出血,又從自己的禁衛(wèi)中調了一個連出來,任命一團的連長周興,升為十三團的千戶營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