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r id="q0v9l"><label id="q0v9l"></label></tr>

        <td id="q0v9l"><ruby id="q0v9l"></ruby></td>
        1. <table id="q0v9l"><option id="q0v9l"></option></table>
          <acronym id="q0v9l"></acronym>
        2. <acronym id="q0v9l"><label id="q0v9l"><listing id="q0v9l"></listing></label></acronym>
            <table id="q0v9l"></table>
          1. <pre id="q0v9l"><strong id="q0v9l"><xmp id="q0v9l"></xmp></strong></pre>

            黑巖小說

            黑巖小說>元末架空歷史 > 第377章 年終軍政大會(六)(第2頁)

            第377章 年終軍政大會(六)(第2頁)

            有了這個認識,再來看魯錦制定的稅收等級。

            三十畝的5,五十畝的7,一百畝的10,三百畝的14,五百畝的166,一千畝的20,剩下的就不用看了,那都是紅線,壓根沒打算收的

            這還只是最基礎(chǔ)的農(nóng)業(yè)稅,丁稅和徭役其實都是小頭,非常少的,加一起能占個3。

            而魯錦自己將這九個等級,劃分成三個階段,按紅綠燈理論來講,十畝的自耕農(nóng),即便加上3的丁稅和徭役,所需承擔的賦稅總數(shù)也不超過10,魯錦將其稱為綠燈區(qū),是最舒服的階段。

            一百到五百畝,這三個等級,加上丁稅和徭役,分別在13,17,20之間,魯錦將這個階段稱為黃燈區(qū),因為黃燈很短,是不穩(wěn)定的,在這個稅率下,沒有人會在這三個等級堅持多久,就會自覺的分田降等,變成綠燈。

            為什么呢,因為這是在心理層面和實際收入雙重影響的結(jié)果,尤其是要加入土地單位用工成本這個變量。

            什么是單位用工成本,就是一個青壯男人,加一頭牛,最多只能耕種50畝地,多了他種不過來。

            如果一個人名下有一百畝,他就得交13,而且還得有兩個壯勞力和耕牛,他才能種的過來,既然兩個人共同種這一百畝,那我為什么不干脆平分,變成兩個五十畝呢?

            三百畝同理,最少需要六個人耕種,如果一個人,他有三個兒子,加一起四個青壯,再加招兩個佃農(nóng),一起種這三百畝地,還得承受17的高額稅收,那他為什么不干脆給兒子們把田分了呢。

            另外考慮到心理學活動,一百畝、三百畝,甚至五百畝,這個時候的土地還不算太多,跟自己親兒子分起來,也不算太心疼,分也就分了。

            因此魯錦才把這三個等級劃在黃燈區(qū),因為他們堅持不了多少時間,就會主動分田進入綠燈舒適區(qū)。

            而一旦土地數(shù)量超過了一千畝,這個時候就進入紅燈區(qū)了,這是一個讓人很糾結(jié)的數(shù)字,就像個燙手的山芋,拿不住,又不舍得丟。

            分地吧,一千畝地不是個小數(shù)目,老子有那么多地,分了舍不得。

            不分吧,一千畝地至少需要20個青壯加上耕牛,才能種的過來,而一般家庭是很難湊出20個青壯勞力的,那他不分田的話,就得招佃農(nóng)。

            古代佃耕土地,從漢朝到民國,一般情況下是佃農(nóng)和地主各取一半,有些不當人的地主會收到六成甚至七成。

            那么這種情況下,我招佃農(nóng)耕種,農(nóng)稅加徭役和丁稅,總數(shù)在27,然后我再給佃農(nóng)分50,自己就還剩23的產(chǎn)出,我他媽還玩?zhèn)€錘子

            你說那我不當人了,我找佃農(nóng)七三分,我收七成,給官府交完27的稅,我還剩43,這樣似乎也還行?

            那只能說,你在想屁吃,給佃農(nóng)七三分,你先看看你招的到人給你種地嗎

            講個歷史真實事件,原歷史上,明初洪武朝時期,有大量地主主動捐獻土地給官府,你猜是為什么?是因為朱元璋收的稅高嗎?有一說一,老朱的稅并不高,除了蘇州這個特殊區(qū)域外,其他地方普遍才10,那他們?yōu)槭裁匆炎约旱耐恋匕姿徒o官府呢?

            因為實在是沒人種啊明初老朱一直在搞大移民,沒有地,甚至地少的百姓,直接移民到人少的地區(qū)分田,導(dǎo)致原人口密集區(qū)的勞動力大量減少,你想招人佃耕土地?根本就他媽招不到人

            而官府是不管你的地是在拋荒還是在種的,反正你魚鱗冊上有那么多地,我就按那么多地的收稅,我管你這那的,你不種是你自己的事。

            于是地主們沒辦法,實在堅持不下去,就只能把土地捐給官府,變成官田

            朱元璋可沒像魯錦這樣搞推恩令,只是用了招移民,其實也是誤打誤撞,就讓那些地主自己把田交出來了

            如果說,在一千畝這個檔次,你還愿意忍受著23的低收入,咬牙死撐著不分田,那魯錦也舉雙手歡迎啊,官府可以名正言順的收27的稅,比地主收入還多,地主都成了朝廷的打工仔,我有什么不樂意的。

            媽的,要是真有這種傻缺,死抱著一兩千畝地不分田,當?shù)刂h都得跑去叫他一聲青天大老爺,簡直是活菩薩啊,這可是上稅大戶,得好好把他供起來

            已完結(jié)熱門小說推薦

            最新手机av一区二区三区_一级毛片在线_国产欧美激情视频免费看

                  <tr id="q0v9l"><label id="q0v9l"></label></tr>

                  <td id="q0v9l"><ruby id="q0v9l"></ruby></td>
                  1. <table id="q0v9l"><option id="q0v9l"></option></table>
                    <acronym id="q0v9l"></acronym>
                  2. <acronym id="q0v9l"><label id="q0v9l"><listing id="q0v9l"></listing></label></acronym>
                      <table id="q0v9l"></table>
                    1. <pre id="q0v9l"><strong id="q0v9l"><xmp id="q0v9l"></xmp></strong></pre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