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說那從哪切入呢,元末那么多勢力,全國造反的就一直沒停過,主角穿過去既要有發(fā)展自己勢力的機(jī)會,又不能投靠到原來那些陳、張、朱的麾下,不然不就成了投奔了嗎?
當(dāng)時就挺迷茫的。
然后牙牙說,‘作者,這個就靠你了,畢竟編輯不是史學(xué)家,你肯定會找到更合適的切入點(diǎn)的?!缓笪???粗貓D揪頭發(fā),看了一圈,最終選擇了1351年的巢湖水師,因為這個勢力是非常特殊的存在,首先位置好,又沒有明確的首領(lǐng),還混的特別慘,有機(jī)會讓主角收編。
別的勢力剛開始就有獨(dú)立的架構(gòu),主角投過去也只能打工,就沒法發(fā)展自己的勢力了。
找到新的切入點(diǎn)后,重新寫大綱,重新寫開頭,忙活三天,新開頭扔給編輯,等了半天沒回話。
然后我又問一句,這個開頭行不行,行我就開始往下寫了。
最后牙牙就回了句‘可以’。
可以,那行吧,咱就接著往下寫。
所以這本書,這個版本,是我花了三天重編的,還好題材沒換,之前準(zhǔn)備的資料和角色卡還能用得上,就是換了個主線和切入點(diǎn)。
不過存稿是真沒有,我盡量多寫吧。
說實話,這本書寫到現(xiàn)在,能有這樣的成績,牙牙的確給了我很大的幫助,當(dāng)然也少不了各位書友的支持。
你們的鼓勵,打賞和各種票,都是我繼續(xù)寫下去的動力。
第一次寫角色這么多的歷史文,我肯定好好寫,雖然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,但我還是會盡力的。
上架后肯定會多更,沒什么特殊情況的話,盡量日萬,希望大家多多支持。——ps:提示一點(diǎn),就算是彩蛋吧,順便解釋一下幾個角色。
1。為什么開始挑了張溫和朱壽這倆侯爺下手,因為我查資料的時候,只有他們倆的資料是空白的。
年齡,出身,籍貫,家庭狀況,投奔朱元璋之前的事跡一概不知,是真的查不到,既然查不到,那就可以隨便編了。所以張溫和朱壽出現(xiàn)在肥東這個事,是我編的,為了配合主角去巢湖奪權(quán),大家千萬別拿這個當(dāng)正史。
2。楊璟的年齡被我提前放大了,歷史上應(yīng)該是他爹楊政,帶著兩個兒子,楊璟和楊換,投奔的朱元璋。
我一開始是沒注意,給寫錯了,直接寫成了楊璟來投奔,結(jié)果大家居然沒發(fā)現(xiàn)。楊璟真實歷史上,1351年的時候,應(yīng)該才14歲,這里不是故意寫錯的,但已經(jīng)寫了,就不好改了,所以就給他放大了七八歲,只能將錯就錯了,對劇情沒什么影響。
這里給大家道個歉,真不是故意的,角色太多,寫迷糊了都?!詈?,還是希望大家多多支持,別忘了訂閱。
不多逼逼了,我現(xiàn)在就去碼字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