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1章
何去何從
第161章
何去何從
濠州城南,皇覺寺,這座寺廟始建于北宋時期,原名於皇寺,后來才改名皇覺寺。
今年二十三歲的朱重八正拿著掃帚在寺院門口灑掃,臉上眉頭緊鎖,面露愁容。
至正四年,濠州連番大災(zāi),朱重八家中親人幾乎死絕,只剩下他和二哥兩人,地主劉繼祖施舍給他們一塊地,埋葬了爹娘,兄弟二人便各奔東西,準(zhǔn)備逃過荒年。
二哥準(zhǔn)備去往別處做上門女婿,但當(dāng)時只有十來歲的朱重八卻不知該去哪里逃荒,后來在熟人的介紹下,才來到了這皇覺寺出家為僧。
年少時的朱重八在廟里受盡欺壓,方丈的老婆天天指使他干這干那,洗地板,擦佛像,挑水劈柴燒火,干不完的苦勞役,睡的是柴房,但好歹能遮風(fēng)避雨,吃的是師兄弟們的殘羹冷炙,從沒吃飽過,但好歹沒有餓死。
只可惜,就連這樣的生活,也沒持續(xù)多久,連番大災(zāi)之下,就連寺廟里也沒有余糧,養(yǎng)不起多余的人口,于是才在皇覺寺吃了五十多天剩飯的朱重八,就這樣被趕出了寺門。
手里拿著個瓦缽,被方丈趕出去化緣,名為化緣,實際上就是要飯。
朱重八手里捧著瓦缽,倒也沒尋死覓活,他去過廬州,又北上去過河南,最后又回到濠州,幾年時間,他幾乎在河南江北行省徒步要飯轉(zhuǎn)了兩圈,可謂看盡了人情冷暖,也在這幾年間認(rèn)識了許多人,豐富了個人的閱歷。
至正八年,朱重八重新回到皇覺寺,這時寺里的方丈也已經(jīng)死了,只有幾個師兄還在寺中,朱重八便留在了寺廟,開始靜下心來,苦心讀書。
少年雙親盡喪,四年的流浪乞討,讓他飽嘗人間冷暖,如今又自學(xué)讀書,也不知現(xiàn)在學(xué)成了個什么樣。
原以為今后就這樣在寺中度過余生了,卻不想又起了兵禍,北面的劉福通和杜遵道,領(lǐng)著黃河民工率先舉起反元義旗,半年時間便攻占河南淮北大片州縣,擁兵十余萬,徐州也有芝麻李之流,鬧出八人奪城的壯舉,一夜之間爆兵十萬,攻占徐州大片州縣。
離他最近的廬州路也不太平,原本聽說有彌勒教妖女帶著農(nóng)民疍戶起義,只是剛起事沒多久就遭到朝廷鎮(zhèn)壓,只留下巢湖還有一群水匪,占據(jù)巢湖死撐。
誰想到了九月份,那伙巢湖紅巾竟然再度起事,接連攻陷廬州、六安、和陽數(shù)座城邑,如今更是占據(jù)了整個廬州路,還打下了揚(yáng)州路一部,安豐路一部,現(xiàn)在連濠州都打下來了。
朱重八心中迷茫不已,不知今后自己命運如何。
這伙廬州來的紅巾倒是不亂殺人,還給百姓廢除朝廷放的高利貸,廢除人口買賣和奴隸,又給濠州百姓免了明年夏糧賦稅,此舉倒是深得百姓民心。
朱重八心想,若是這廬州路的魯大帥能一直占據(jù)濠州也好,也許他家鄉(xiāng)的百姓就能好過一點。
可是世上哪有那么簡單的事,紅巾都是反賊,如今廬州兵占了這里,朝廷肯定是要發(fā)大兵來剿的,朝廷的官軍是個什么德行,朱重八流浪乞討的這幾年就算沒見過也肯定聽過,搶掠百姓,奸淫婦女,殺良冒功,元廷的官軍無惡不作。
而廬州兵占了這里,就肯定會把朝廷官軍給招來,到時家鄉(xiāng)的百姓又要遭逢兵禍了。
果然不出他所料,廬州兵剛來沒幾天,便四處張貼布告,要堅壁清野,鄉(xiāng)下的地主都被強(qiáng)制帶入城內(nèi),家里的存糧也統(tǒng)統(tǒng)搬入城中,紅巾的知縣又拿出糧食開始招募百姓修筑城池。
聽說如今的濠州城里,從現(xiàn)在就開始憑保甲戶籍,按人頭限購糧食了,朱重八聽到這個消息,少年時對饑餓的恐懼又再次爬入他的腦海,他也不知這次兵禍?zhǔn)欠衲芑钕氯ァ?/p>
寺院的門口還被紅巾的官府張貼了布告,讓在城內(nèi)有親戚的百姓盡快搬入城中,帶著家中糧食財貨,不然元賊大軍一至,城外百姓或被殺良冒功,或被抓為民夫填溝壑。
這根本就不是嚇唬,百姓也知道朝廷官軍是個什么德行,不用紅巾來恐嚇,一聽說朝廷大軍將至,就紛紛涌入城中,若是在別處有親戚的,也有拖家?guī)Э谔颖湹摹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