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從義:“這樣的發(fā)型好奇怪?!?/p>
岳文軒:“流行風向總是一陣一陣的變,現(xiàn)在大家覺得怪,過一陣子說不定都覺得帥?!?/p>
馬從義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:“原來不是和尚,哎呀,有好多想問的事,問不了了。”
岳文軒:“你對和尚很感興趣?”
馬從義:“我對佛經(jīng)有點興趣?!?/p>
岳文軒心想:馬鈺雖然是個道士,但他也是要讀佛經(jīng)的,史料里說,馬鈺倡導道、儒、釋三教融合,他要倡導融合,不把三教的書都通讀怎么融合?
得道高人,可不同于神棍騙子。
神棍騙子是不學無術(shù)只知道糊弄人,而真正的得道高人,卻是博學之士,看過的書比噴子網(wǎng)友多得多。他們會熟讀經(jīng)史,通達佛經(jīng)道經(jīng),從中取精華,去糟粕,不斷地修正他們的思想與意識。
求知欲那是杠杠的!
岳文軒道:“我雖然不是和尚,但我所學龐雜,你有什么想問我的,只管問問,說不定我能幫你呢?”
馬從義:“那我可要問啦,天上真有神佛嗎?”
這個問題,把岳文軒問得一愣,心想:我自己就在義軍那邊裝神弄鬼,若要說無神佛,有點打自己臉,但要我說有神佛,又有點打自己受過的唯物主義教育的臉。
到底該打哪邊的臉呢?
算了,甩神棍話吧。
岳文軒攤手:“天上有沒有神佛,這事先不說,咱們先說心中的神佛。”
馬從義:“心中?”
岳文軒:“佛家說‘心中有佛佛自在’,道家也講‘人在道內(nèi),道在心中’,不論佛道兩家,都認定人的心里住著神佛。”
馬從義:“叔叔,你果然厲害,佛家道家的你都懂。哎,原來心里就有神佛,可是我從來沒有感覺到過?!?/p>
岳文軒:“感覺不到是正常的,我認為,人心中的神佛就是一個人的修養(yǎng)與良知,心中有神佛的人,就有原則,做人做事,才會有章有法?!?/p>
這話若是和一個成年人說,怕是糊弄不住,但和一個小孩子說倒也夠了。
馬從義:“俺心里現(xiàn)在有神佛嗎?”
岳文軒:“你會搶弟弟妹妹的梨嗎?”
馬從義搖頭:“不搶,俺會把大梨讓給弟弟妹妹?!?/p>
岳文軒:“你尊敬父母嗎?”
馬從義:“那是肯定的呀。”
岳文軒:“你會欺凌你家的丫鬟奴仆,家里的佃戶嗎?”
馬從義:“不會。”
岳文軒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你心里已經(jīng)有神佛了,只是還不夠大,所以你感覺不到,你還要多學些知識,多學些本領,多學些道理,終有一天,你能感覺到自己心中神佛常在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