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靖四十四年的初夏,北京城籠罩在一片山雨欲來的氛圍中。
盡管嚴世蕃已下詔獄,嚴嵩也被革職閑住,但這對盤踞朝堂二十年的父子,依然在做最后的掙扎。
清賬司內(nèi),燭火通明。
趙德明急匆匆地捧著一卷賬冊來到蘇寧面前,神色凝重:“大人,剛核驗的工部賬目顯示,嚴世蕃在詔獄中仍在暗中運作。他通過獄卒傳遞指令,命其黨羽銷毀河南、山東等地的田畝賬冊。這是要斷我們清賬司的根??!”
與此同時,張居正也派人密報:嚴嵩雖已失勢,但其門生、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劉鵬飛近日頻繁聯(lián)絡各道御史,似在醞釀大規(guī)模彈劾。
蘇寧深知,除惡務盡。
于是他當即下令:“趙主事,你親自帶人趕在賬冊被毀前,將河南等地的關鍵證據(jù)取回。要快,要隱秘!”
“是!大人?!?/p>
當夜,蘇寧更是做了一件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……
他將嚴黨核心成員、已被革職的兵部侍郎王永明秘密請至清賬司。
“王侍郎,”蘇寧屏退左右,將一本賬冊推到他面前,“這是你這些年在兵部貪墨的實證,足以問斬。但若你愿意指證嚴世蕃脅迫你虛報兵員、克扣軍餉,我可向皇上求情,保你家人無恙?!?/p>
在確鑿的證據(jù)和蘇寧恩威并施的手段下,王永明終于崩潰,供出了嚴世蕃指使他貪墨軍餉、并以此賄賂邊將的詳細經(jīng)過。
這份供詞,成了壓垮嚴世蕃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三日后,嘉靖帝在收到王永明供詞及河南等地的最新證據(jù)后,勃然大怒,當即下旨:“嚴世蕃欺君枉法,罪大惡極,著即處斬!嚴嵩縱子行兇,革去一切官職爵位,抄沒家產(chǎn)!”
然而,就在嚴世蕃被推赴西市問斬的當天,一場瘋狂的反撲也開始了。
以劉鵬飛為首的嚴黨余孽,糾集數(shù)十名門生故吏,聯(lián)名上疏彈劾蘇寧“濫用職權、構陷大臣、結交內(nèi)侍”。
奏疏中羅織了十大罪狀,字字誅心。
“蘇安邦以清查為名,行排除異己之實!”
“清賬司凌駕六部之上,此例一開,國將不國!”
更有甚者,翻出當年漕幫漢子相助舊事,誣陷蘇寧“勾結江湖匪類,意圖不軌”。
一時間,彈劾的奏疏如雪片般飛入司禮監(jiān),清賬司衙門甚至被不明身份的暴徒投石破壞。
趙德明等老吏憂心忡忡:“大人,如今朝野議論紛紛,清流之中亦有人質疑我等手段過激。這……這可如何是好?”
面對洶涌的攻勢,蘇寧卻異常鎮(zhèn)定。
他深知,這是新舊勢力交替必經(jīng)的陣痛。
在張居正、徐階的暗中周旋下,他選擇以退為進,上書自請暫停清賬司一切事務,接受朝廷調(diào)查。
然而,就在調(diào)查進行期間,蘇寧授意趙德明等人,將嚴黨這些年來貪腐的部分證據(jù)有選擇地散布出去。
當那些觸目驚心的數(shù)字在京城悄然流傳,嚴府一處別院造價三十萬兩、嚴世蕃一餐飯耗費千兩,民間的怒火被點燃了,輿論開始逆轉。
最終,在嘉靖帝的默許和徐階的力保下,這場彈劾風波以劉鵬飛等人“誣告大臣”被貶謫而告終。
經(jīng)此一役,嚴黨在朝中的勢力被徹底清除,而蘇寧與他的清賬司,雖傷痕累累,卻也因此立威于朝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