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請坐吧,蘇翰林這時候來禮部,是為何事?”
面對老上級,蘇澤也不賣關子,他掏出一份奏疏遞給殷士儋,誠懇的說道:
“下官是為了禮部的事務而來,也是為了老大人入閣的事情而來?!?/p>
“入閣?”
這兩個字刺痛了殷士儋。
在這個位置上,誰不想要更進一步?
殷士儋原本就有入閣之心,高拱接任首輔之后,殷士儋更是想要入閣。
如今閣臣中,高拱強推實學,張居正雖然對實學不感冒,但是也對心學不感冒。
趙貞吉是心學宗師,但是他對心學的態(tài)度并不像是自己這么堅定,而是將心學當做一種學術工具,對心學事務也不上心。
而殷士儋自己,則是當年和徐階一起主持靈濟宮大會的心學宗師。
就是為了心學,殷士儋也要拼著入閣!
聽到蘇澤說到入閣二字,殷士儋拿起奏疏看了起來。
《蒙學教育議》
殷士儋一字一字的看完之后,他對著下屬說道:
“上好茶!把老夫珍藏的好茶拿上來!”
緊接著,殷士儋用熱切的眼神看向蘇澤問道:
“子霖,你有幾分把握?”
蘇澤說道:
“原本只有三分把握,如今有大宗伯支持,可有五分把握?!?/p>
蘇澤原本的奏疏,就是他和申時行商議的,在各地選派武學蒙生,由學政官員推薦良家子弟入學武監(jiān)預科或者水師預科。
但是意外得到了張敬修的支持后,蘇澤的野心也大了起來。
這份《蒙學教育議》,不僅僅是要成立武監(jiān)預科和水師預科,蘇澤干脆提出了在地方上成立小學。
如此一來,蘇澤對于大明的教育體系就塑造完畢。
每個縣設置小學,招募十歲的孩童讀書開蒙識字,這個階段主要是啟蒙教育和德育為主,教授基本的算學知識。
第327章看茶,上好茶
等到十四歲的時候,小學的孩童通過地方學政官員的考核,可以有四個去處。
一個是去武監(jiān)預科,讀完兩年考核合格升入武監(jiān)。
一個是水師預科,同樣是讀完兩年升入水師學堂。
另外可以留在本縣繼續(xù)讀書,參加科舉考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