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漢代的時候,大司憲就是御史大夫,這是僅次于丞相的當朝第三號人物。
可大明朝的大司憲,也就是別人恭維時候說說罷了,誰真的坐上去都知道椅子扎屁股。
都察院的監(jiān)察御史雖然官卑,但是都有獨立的辦案權(quán),就是大司憲也不能干預他們上奏,否則一頂“阻塞言路”的大帽子扣下來,就是左都御史也撐不住。
在對普通御史的影響力上,左都御史甚至還不如各道的資深御史。
要知道資深御史都是在都察院多年,能在多次政治風波中堅持不倒,對朝局的嗅覺都是一流的。
至于左都御史,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就走人了。
除此之外,因為都察院的工作十分重要,所以日常的考核都會提級管理。
經(jīng)過蘇澤的考成法改革后,都察院的日??己耸諝w六科,而監(jiān)察御史的任命,都是要皇帝親自批的,推薦權(quán)也在內(nèi)閣和吏部。
所以王廷這個左都御史,既沒有考核權(quán)也沒有人事權(quán),甚至連監(jiān)察御史辦案經(jīng)費也都是各道資深御史掌管。
大明朝這么設計,大概也是因為前朝的大司憲太厲害,杜絕出現(xiàn)能掌控整個科道的權(quán)臣。
“賜之(王恩貴字),我就說要早點辭職,如今又來事了!”
王恩貴看著自家東翁這股沒出息的樣子,內(nèi)心也忍不住吐槽。
王廷上任至今,自己已經(jīng)幫他草擬了幾十份辭呈。
每當遇到事情的時候,王廷就準備辭職,但是等事情風頭過去,他又舍不得辭職了。
你自己舍不得辭職,如今遇到事情了,又埋怨別人起來。
但是王恩貴跟了王廷半輩子,自有一套相處之道,他連忙說道:
“東翁,是屬下錯了,但是如今你躲在公房內(nèi),不肯和十三道御史相見,這也不是個事情啊?!?/p>
但是王廷卻哭喪臉說道:
“他們要彈劾《樂府新報》的報館,這事情老夫哪里敢摻和?”
“報館是蘇子霖倡辦,總纂官是李閣揆,雖然現(xiàn)任總編官是羅萬化,蘇澤如今還泡在報館里呢!”
“都察院彈劾《樂府新報》,這不是跳出來要打蘇子霖的臉嗎?”
“這朝廷上下,凡是得罪蘇子霖的,又有誰討到好的?”
“光是我們都察院中,因此被貶謫的官員就有十數(shù)個!”
“如今他們要拉著老夫上書,不是要讓我晚節(jié)不保?”
王恩貴嘆息一聲,他也明白這個道理。
其實前段時間就有風聲,王恩貴還勸說王廷學著李首輔請病假在家,好躲過這場風波。
可王廷留戀官位,不肯裝病在家,總是心懷僥幸,這件事能就此揭過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