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師相卻沒有表態(tài)。
申時行倒是不擔心蘇澤,為官這幾年,蘇澤得罪的人還少嗎?他還不是一路高升。
接下來還是這個預算案。
大明在京師的五品以上官員,說多不多,說少也不少。
文官差不多是四百人的規(guī)模,武官和勛戚差不多有兩百人。
這么一想,蘇子霖的辦法還真是辦公需要。
要不然這五品以上官員的上書,能將通政司都淹沒了。
大家都分別上書,估計到明年都算不明白這個預算。
但是聯(lián)名公議,就意味著群臣可以公開結(jié)社討論,這才是對大明政治生態(tài)影響最大部分。
果不其然,申時行很快就受到同僚邀請,明日去戶部共議預算案的事情。
不用說,這就是張居正組織的共議。
同樣的共議,也發(fā)生在其他各部,京師看來要熱鬧起來了。
申時行還是接受了同年的邀請,自己已經(jīng)拒絕了師相一次了,再拒絕就不太好了。
三月三日,京師車水馬龍,官員們開始在各個衙門之間奔走。
這番熱鬧中,蘇澤卻躲進了東宮。
“蘇師傅,您真的不上書嗎?”
小胖鈞看向蘇澤,他實在是不理解,這聯(lián)名共議是蘇澤提出來的,為什么他不去起草預算案?反而要躲在東宮給自己上課。
蘇澤說道:
“殿下,臣以為群臣共議一定能商議出大部分人都滿意的結(jié)果,臣就不摻和了。”
不過是一筆一百萬銀元的預算,蘇澤根本沒有參與的意思。
吏治改革、京營新軍、水師、學政改革、水利,這哪個和他沒關(guān)系,哪個不是他引導出的議題?
手心手背都是肉,雨露均沾就是了。
看到蘇澤真的沒興趣,小胖鈞說道:
“蘇師傅,上次孤說的那件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