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次蘇澤協(xié)商中提出了貢稅折銀,正好和張居正心中的財政改革不謀而合!
一條鞭法并不是張居正的原創(chuàng),折銀征稅在大明已經(jīng)在很多地區(qū)、很多稅種上執(zhí)行了很久了,財政官員幾乎都知道。
但是進行全面的稅收改革,一直都是張居正的政治理想。
當(dāng)然,一條鞭法不僅僅有折銀征稅這么一個主張。
折銀征稅,能方便錢糧統(tǒng)計,減少實物征稅的腐敗,是一條鞭法的表現(xiàn)形式。
但是一條鞭法最重要的主張,還是將徭役和雜稅統(tǒng)一進稅收中,減輕徭役對百姓的盤剝。
這是張居正在年輕時候,游歷了很多地方后,最終形成的政治理想。
對于普通百姓來說,稅并不是最重的那座山。
真正能讓普通百姓破產(chǎn)的,實際上官府無休無止的徭役。
有的地方官員為了政績,無休無止的征發(fā)徭役,普通百姓要應(yīng)對這些沒有任何意義的政績工程,還要面對田租田稅的壓榨。
第359章張居正的退讓
當(dāng)一戶男丁被征發(fā)徭役后,家中就失去了勞動力,而且以大明的徭役施工條件,若是役夫死傷也不會賠償,但是一個家就垮了。
江南富庶地區(qū),很多中農(nóng)都會花錢雇人來替役。
就是因為官府徭役壓榨百姓,浪費了服役百姓的時間。
但這也是官場強烈反對一條鞭法的原因。
以大明的地方財政狀況,如果地方官員要做成政績,大興徭役幾乎是唯一的選擇。
而且有些徭役也不是地方政府要征的,比如工部準備修建的水利工程,最核心大部分自然由工匠完成,但是更多的體力勞動,還是需要征發(fā)沿途的勞役。
還有就是打仗的時候,也需要從后方征發(fā)勞役來押送軍糧。
可以說,徭役是大明的隱形賦稅,想要廢除的阻力非常大。
但是蘇澤這一次廢除實物貢稅,倒是給了張居正一個啟發(fā)。
全面性的推廣時機還不成熟,那可以一步步的開始,從一些容易改革的地方改起。
這也是他要求張守直梳理戶部職權(quán)的原因,他需要戶部統(tǒng)計一下,哪些賦稅制度可以先進行改革。
而今天這份奏疏,也正中張居正的下懷。
他剛剛因為長子來信,憂慮硝石問題,蘇澤就提出了解決方案。
張居正又看了一眼高拱。
他日自己就算是掌權(quán),蘇子霖也必須要留下!
高拱清了清嗓子說道:
“諸位有什么想法就說一下吧?!?/p>
張居正正準備發(fā)言,水利和鐵路大臣雷禮首先說道:
“首輔,本官以為蘇子霖此疏切中時弊,硝石關(guān)系到火器,乃是國之命脈,必須要嚴加管理。”
“下官以為,應(yīng)該在工部下設(shè)硝石榷賣局,將硝石榷賣交給工部管轄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