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到這里,朱俊棠感激的看向蘇澤。
倭國通政署只是通政司的一個部門,距離內(nèi)閣太遠了。
如果能讓閣老看自己的文章,記住自己的名字,對于日后的仕途大有好處。
朱俊棠知道這是蘇澤在幫自己鋪路,他連忙說道:
“多謝恩師提攜!”
蘇澤擺手說道:
“也談不上提攜,你和黃文彬在倭國也受苦了。”
“只是這段時間倭國事務(wù)離不開二位,只能暫時委屈你們留在倭國了?!?/p>
“等事成之日,本官會請奏讓二位凱旋回朝的!”
朱俊棠連連道謝。
“事成之日”,“凱旋回朝”,從蘇澤的話中,朱俊棠也領(lǐng)悟到了一些東西。
看來大明對倭國的要求并不簡單。
大明對倭國的要求,和以往不一樣了。
原本朱俊棠還認為,大明對于倭國的要求,就是和朝鮮一樣,返回到大明朝貢體系,奉大明為宗主國那樣進行松散的控制。
但是現(xiàn)在看來,大明是要插手倭國內(nèi)部的事務(wù),甚至徹底控制倭國!
仔細想想似乎也有道理。
倭國距離大明太近了。
東南倭亂就告訴大家,一個不受控的倭國,對于大明是多大的威脅。
倭國可以威脅整個東北亞的航道安全,侵擾大明最繁華的東南沿海地區(qū)。
只有將倭國完全納入控制,至少說扶植一個恭順的傀儡政權(quán),大明的海域才能安全。
明白了蘇澤的想法之后,朱俊棠也在斟酌那份遞交給內(nèi)閣的報告要怎么寫。
既要寫出倭國的威脅,又不能太夸大倭國的勢力,以免讓閣老們不愿意插手干預(yù)倭國。
等送走了朱俊棠之后,蘇澤對這個弟子十分的滿意。
朱俊棠已經(jīng)是舉人了,也已經(jīng)入仕當官,如果用仙俠的說法,他也算是“內(nèi)門弟子”了。
“內(nèi)門弟子”就可以得到“宗門”的部分支持了。
當然,剛才蘇澤給朱俊棠的許諾,也并非是空頭支票。
這些都是蘇澤很容易實現(xiàn)的事情,他給朱俊棠許諾,也是希望他能在倭國繼續(xù)立功。
怎么這么看來,朝廷里還真有一個蘇黨?——
十二月五日,隆慶皇帝終于御準了殷士儋的辭表。
至此,教育和保生醫(yī)療專務(wù)大臣殷士儋,正式辭任閣臣。
對于這位老臣,隆慶皇帝給予了最高禮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