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8章通政司新怪談之其二
只不過這一次的熱點,是個糟糕的消息。
九月末的時候,在直沽出現了痘瘡的零星案例。
痘瘡就是天花了,這一次直沽方面反應迅速,立刻將發(fā)病的病人集中隔離。
在李時珍驗證了蘇澤的微蟲致病說后,大明的醫(yī)生對天花也有了新的猜測。
天花也是通過“微蟲”傳播的,但是天花可能要比血吸蟲病的傳播更恐怖,也許通過人和人的接觸就能傳播了。
為此,太醫(yī)令李時珍也制定了直沽防疫的規(guī)范,要求將痘瘡的患者集中起來,一旦患者去世要連同隨身衣物和遺體一起火燒,患者使用的工具也不能繼續(xù)再用。
可明白如何傳播,并不代表就能控制天花。
但是天花的傳播速度太快,而直沽又是一個人員流動性非常強的城市,天花的病癥很快蔓延開,大有向著京師傳播的跡象。
這自然引起了京師的恐慌。
嘉靖二十三年,華北地區(qū)就爆發(fā)過天花疫情。
那一次的疫情就連紫禁城內都出現了病例,嘉靖皇帝搬去西苑,避疫也是相當重要的原因。
而這一次,朝野上下更加憂心。
因為皇太子年幼,天花對于幼童的殺傷力是巨大的,嘉靖二十三年幼童患病致死率有七成之高!
皇帝病重,太子又年幼,萬一有個什么閃失。
這一次內閣迅速團結起來,先是內閣首輔高拱帶頭上書,請求暫時切斷直沽的陸運。
而漕船需要在河上停留三日,沒有癥狀才能入京師。
內閣次輔張居正又上奏,請求戶部撥款,專門用于京師防疫和直沽治疫。
皇帝自然照準。
司禮監(jiān)也請奏,停止太監(jiān)和宮女出宮休假的制度,禁止太監(jiān)宮女隨意出入宮,紅盔將軍和禁衛(wèi)軍也留宿宮內值戍,避免將痘瘡帶入紫禁城內。
皇帝自然也是照準。
整個京師都籠罩在了痘瘡的陰影中,不少勛貴外戚都躲到了城外的田莊避疫。
就在這個時候,太醫(yī)令李時珍再次上書,進獻“牛痘法”!
按照李時珍的說法,他在也應天府的時候就研究過,凡是得過一次種痘的病人,就不會再次患病。
南直隸的很多地方,都明白這個道理,他們會讓得過種痘的人組成護隊,專門照料那些患病的人。
李時珍由此得到了啟發(fā),他首先研究了人法,也就是讓健壯的人,在身體狀況好的時候,主動感染天花,然后精心照料讓病人康復,從而獲得對天花的免疫力。
一開始的時候,李時珍讓人穿患者的衣服,或者直接接觸患者,然后他又發(fā)現可以用痘瘡結疤之后的粉末來讓人感染天花。
這種主動讓一部分人感染獲得抵抗力的方法,死亡率比直接感染要低很多,李時珍也在應天地區(qū)推廣過。
但是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同,免疫系統(tǒng)也不同,還是會有死亡的病例。
感染天花不一定死,為了獲得抵抗力主動感染天花卻死了,這實在是有些地獄笑話,這種方法很快還是被擱置了。